2012年04月24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中国人为何仇富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马红漫

  

  煤老板邢利斌7000万嫁女事件引发舆论风波。为爱女婚事一掷千金本来只是一桩家务事,但却成为众矢之的,并被政府部门斥为有损地方形象,其背后折射出当下坊间对富人原罪的诸多质疑。究其根源,只有在一个资源配置合理、竞争环境公平的创富机制框架内,仇富心理才可能被勤勉创富的积极心态所取代,富人也才能真正成为社会精英的代名词。

  在许多人看来,煤老板们之所以能腰缠万贯,与其坐拥煤矿开发厚利关系密切,而这些天然的煤矿资源理论上应为全民所有。也就是说,煤老板们虽然已将巨额财富揽于名下,但却有“发家原罪”需要补偿,也即吕梁市官方文件所述的“当倾心回报社会”。

  事实上,各个国家都会面临民众贫富差距的问题。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美国5%的人口掌握了60%的财富。但是,美国民众对富人的态度却并远没有像国内这样对立,甚至部分富人还成为了全民偶像。近期,美国某机构公布了2011年100家上市公司高管的年薪排行榜,苹果CEO蒂姆·库克以3.78亿美元的年薪高居榜首。就库克本人而言,可谓是苹果公司的拯救人与掌舵者。苹果今日市值的飙涨,与库克本人的能力和睿智息息相关,他有足够资本获得相应的高薪。

  恰因此,即便库克拿到了天价高薪,也不会遭致多少非议,反而会有更多拥趸竞相跟随其努力攀越的足迹。更进一步讲,美国既有个税制度不仅起到了削峰填谷、反哺民众的作用,而且较高的遗产税税率也削弱了财富在代际间的传承能力。良好的税制环境安抚了贫富阶层间的对立情绪,且强化了凭借个人奋斗发家致富的社会理念。

  如今中国的经济发展效率已经取得了骄人成绩,资源公平配置当得到更多关注。政府部门在督促煤老板们反哺社会的同时,也应当通过对相关制度构建的拾遗补缺,让民众获得更加广阔和公平的创富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