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4月24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华泰五高管“倒戈”
入职奇瑞路虎合资项目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该项目不仅能为奇瑞带来销量,更是奇瑞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 俞凌琳

  

  三个多星期以前,一则华泰九人经管会五人离职的消息,成为汽车行业的热点。日前,记者了解到,以华泰常务副总裁侯海靖为首的五位华泰高管,集体又加盟了奇瑞汽车神秘的“阿波罗项目”。

  所谓“阿波罗项目”在现在看来已经是一个公开的项目,也就是与捷豹路虎的合资项目,不出意外,在两个月左右将正式拿到批复。

  “阿波罗项目”已进入集中招聘期,在侯海靖等加盟之前,上汽通用五菱销售总经理胡俊也已加入。如此大张旗鼓地招聘大量人才,“阿波罗项目”对奇瑞来说的意义不仅限于为奇瑞带来销量,更是奇瑞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在国际化战略上,从2003年起,奇瑞就蝉联国内轿车出口冠军,目前出口量占据中国乘用车行业的半壁江山。去年奇瑞海外出口超过16万辆,国际业务同比增长了73%。

  不过,在此之前,奇瑞的国际化战略,主要通过“走出去和走进去”两条途径,也就是简单的出口和海外建厂,而随着“阿波罗项目”和与量子公司合资的观致汽车项目的启动,奇瑞的国际化战略拉开了新的帷幕。

  “与大多数自主品牌车企一样,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开始尝试通过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来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奇瑞总经理助理金弋波说。

  

  进入欧美受阻

  奇瑞一直以来实行的都是自主创新和国际化战略并行的原则,海外市场被视为与奇瑞国内市场同样重要的市场。按照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的计划,奇瑞走向国际化的途径有三条,即扩大出口、海外设厂和与跨国公司的资本合作。

  “走出去”是奇瑞国际化战略的第一阶段。实践也证明,随着出口量的增长,奇瑞依靠简单的走出去的方式已受到了一定的制约。“船期难以保证、运输成本高、关税高导致的竞争力不强,这些都使我们觉得必须转变出口战略。”金弋波告诉记者,“所以在一些已经取得一定容量的市场,奇瑞逐渐改变策略,将走出去战略,调整为走进去战略。”

  所谓“走进去”战略意味着必须在当地CKD或者直接投资。奇瑞走进去的第一站是在伊朗。在伊朗,奇瑞先后建了两个工厂。此后,奇瑞又启动了巴西圣保罗、委内瑞拉、波兰等项目。不过,无论是走出去还是走进去,奇瑞仍徘徊在主流市场之外,对于任何一家有雄心壮志海外战略的企业而言,进入到欧美等主流市场,一直以来都是不懈的追求。

  

  “第三步”成功法则

  2008年2月,奇瑞与以色列量子公司的合资公司奇瑞量子在安徽芜湖成立。奇瑞量子进展没有想象的快,以色列量子集团在提出增加股比的同时,还推迟了上市进程,而瑞麒和威麟旗下推出的G6、X1、M1等车型,无一例外被边缘化,最后,尹同跃不得不将两大品牌整合到奇瑞品牌下。

  进入欧美饱受挫折以后,新的合资合作项目,对奇瑞国际化的成功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奇瑞再不能进入合资合作的第三阶段,此前在海外市场上的领先地位,很可能被国内其他的自主品牌企业赶超。

  “我们正在按照在中国建立合资公司的规定流程向前推进。”对于奇瑞与捷豹路虎的合资项目,金弋波这样告诉记者。据了解,该合资项目总投资175亿元人民币,将包括一个整车厂和一个发动机厂,最终产能将实现18万辆。工厂计划在2014年正式竣工投产。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资在中国市场找到合资伙伴,留给奇瑞的合资机会越来越少。在这个关键时刻,奇瑞也多方押宝。去年11月28日,一家名叫观致汽车有限公司(下称观致汽车)的企业在上海挂牌,并发布了全新品牌“Qoros”和第一款车。观致汽车就是2007年奇瑞汽车与以色列集团按照50:50股比投资成立的奇瑞量子。

  奇瑞常务副总兼观致汽车董事长郭谦直言,观致要成为汽车行业中的“苹果”。而为了品牌塑造的需要,观致在前期将与奇瑞作完全切割。

  观致和捷豹路虎,在奇瑞国际化“第三步”中,将是相辅相成的作用,奇瑞后起本土企业的身份,难以保证观致一夜变凤凰,只有注入捷豹路虎这样的国际元素,才能给奇瑞形象抛光,而观致汽车不仅能使奇瑞的国际化走得更无拘无束些,而且还能成为制约合资企业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