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占锋
近年来,似乎出现了一股老品牌回复潮。上海双鹿高调收购上菱,“北冰洋汽水”重新开卖,“回力鞋”风靡欧洲,“双妹”家化进入大卖场,“杜康酒”重新流行,永久自行车重回大街,“东方红”拖拉机风靡拉美、非洲……刚进入2012年,“上海”“北京”“红旗”等老品牌轿车竞相复出。
针对老品牌回归,河南民营经济研究会秘书长张立功告诉记者,“像上海牌轿车、东方红拖拉机,像矛盾洗衣粉、永久自行车这些老品牌,新中国成立后的几代中国人在上面付出了太多心血,倾注了太多的情感,它们是文化民族智慧的结晶,当然也是国家独一无二的财富。”
这些老品牌的没落,既有历史原因,也跟老品牌企业缺少创新意识、管理理念老化、产品单调有密切关系。
“老”有所值
如果一个产品一个品牌能被人记住,必须有两个特性,首先它有大众性,其次它还必须有实用性。试想,对于一个远离大众,又不实用的产品或品牌,能被人记住吗?答案显然是不可能的。
老品牌都有价值,但有大与小的区别。张立功认为:“老品牌一般都存在了很多年,都具备了较好的知名度和广泛的认知度,这也是老品牌的价值。”如果去做一个新的品牌,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通过宣传提高它的知名度,更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进行市场推广,企业应通过产品创新和人性化的服务,与广大消费者重新建立信任关系,提升品牌的忠诚度。这对于一个新品牌来说是相当不容易的。
但是,很多老名牌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很淡薄,甚至不知道品牌是企业资产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有价值的,更没有去通过注册商标的途径,保护自己品牌。这有体制方面的原因,也有利益方面的原因,而破产企业的管理者,往往只顾短期利益,对品牌价值则漠不关心。
与时代共舞
针对如何保护和开发利用好老品牌,老品牌如何复出这些问题,张立功告诉记者:“对于有价值的老品牌来说,首先要像对待文物一样来重视它,想办法把品牌优秀的特性和文化传承下去,要保存品牌价值里的独特的元素,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品牌创新不会走弯路,同时要不断创新,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反之,不及时创新就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就只能永远跟在别人的屁股后,最终被残酷的市场抛弃掉,成为永远的痛。如“凤凰牌”手表,之所以之前败给了外资品牌,在于外观,这就是工业设计上的不足。再如,缝纫机产业随着社会发展,处于下滑趋势,面对如此市场,“凤凰牌”缝纫机没能及时开发新产品加以应对,品牌最终随企业一同走向末路。
老名牌企业的家底只是起步资源,要想实现复兴,需走出记忆的围城,以终为始方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