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离婚率居高不下的今天,一桩普通的离婚事件早已经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但若把主角换成企业家(尤指知名企业家),结果或就大相径庭。正如2011年离婚的企业家杜双华“万言书”的标题所说,“亲情、法律、金钱的交织负累”,因为企业家的婚变牵扯了太多附加因素,本是“家务事”的婚姻问题也就成了具有社会性的公众问题。
从TCL董事长李东生与前妻洪燕芬的“最具影响力”财产分割,到真功夫前董事长蔡达标与潘敏峰的“戏剧性内斗”;从赶集网总裁杨浩然与王宏艳长达3年的感情纠葛,再到土豆网创始人兼CEO王微的离婚纠纷催生的新名词“土豆条款”……中国资本市场正不断上演着富豪们的“爱恨情仇”。看起来,海尔张瑞敏当年的一句“没有几个企业家的婚姻家庭是圆满幸福的”正不断得到验证。抛开道德问题不谈,富豪们的婚变引导了何种价值取向?对企业经营有哪些启示?
“人们一般认为,年轻人由于缺乏定性、婚姻草率等导致离婚率更高一些。但是,调查数据显示,在离婚者中,40岁左右离婚的占据多数,其中企业家离婚率更是高得惊人。”著名风险管理专家、北京市律师协会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陈晓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陈晓峰认为,如果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企业家情感出现危机是社会转型期下的特定历史现象的产物。“首先是因为当中年人尤其是企业家社会地位比较稳定,有一定经济基础,不用考虑婚变对孩子的消极影响,可能就想追求刺激,尝试新鲜。其次是因为‘婚姻期待提高’,当企业家事业有成,社会地位提高,他自然对婚姻的期待就提高了,而如果此时他的太太不能够很好地‘转变’,就很容易导致婚变。另外,还有‘群体效应’问题,当群体中有一部分人有‘婚变’行为,便会感染其他人,使其他人也逐渐认同、接受,从而产生‘群体效应’。”陈晓峰分析称。
2011年的“新财富500富人榜”数据显示,在上榜富豪中共有46对夫妻档,这些夫妻在其创立的企业中分别占有不同的持股比例。此外,在我国数以百万计的中小企业主中,创业夫妻档难以尽数,由于创业早期缺乏财产公证的法律意识,也为以后可能产生的财富纠纷埋下了隐患。传统观念认为,在家族式富人中,毫无血缘关系的夫妻档是不稳定性最高的组合。一旦婚姻遭遇危机、财产分割不当,给企业运营带来的风险或许相对也会较大。
当前,对于众多企业家来说,这可能是比单纯做企业更困难的事:爱恨情仇的情感纠葛、缁铢必较的金钱争夺、指手画脚的舆论评说,各种劈头而来的压力不由分说地将企业家拖进巨大的漩涡,其身心健康和事业发展都受到极大影响,有时甚至是致命的一击。
“企业家由于不同于普通的自然人,他还要肩负起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任,因此,企业家的婚姻变局将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企业家的婚姻变局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已经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风险之一。”陈晓峰总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