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IT行业竞争最激烈的移动互联领域,一位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少年一个人开发出功能强大的手机“猛犸浏览器”,使之不断完善,并获得2011年数字世界博览会特别奖。有媒体直呼其为“中国盖茨”。他就是现年19岁的季逸超。
精彩绽放
去年12月的一天,iPhone粉丝在苹果手机应用商店里第一次看到一个名叫“猛犸”的浏览器软件,试用后,他们纷纷被吸引。有人甚至惊呼,“猛犸”颠覆了传统手机浏览器的概念。它拥有快速多页面框架,功能多样、强大,而操作异常便捷,很多功能只需一个手指一触一抬就可实现。虽然没有任何推介,第一天上线下载量达到40多次,随后大幅攀升,而开发者季逸超名字也随之流传开来。好奇的人们想一睹“猛犸”开发者的庐山真面目,并期待从他那里得到更多的创新体验和惊喜。
然而季逸超似乎有意远离公众视线,那时人们在互联网上几乎找不到关于他的报道,只搜寻到他几张青涩的“大头照”和关于他曾代表北大附中参加机器人竞赛的信息。然而,勤奋务实的他争分夺秒地完善“猛犸”,陆续推出三代更新产品。
“我研究了一下‘猛犸’浏览器,这也太牛了吧……其他浏览器简直完全没法和它比。”“真乃英雄出少年!我是他的粉丝……”
对季逸超和“猛犸”浏览器的成功,网易在线门户事业部客户经理陈诚和网际快车CEO黄明明分别这样赞叹道。而作为IT业内人士,这种评价应该是可信的。
梦想启航
“自古英雄出少年。”季逸超推出“猛犸”时年仅17岁。难能可贵的是,他是“孤胆英雄”,在高二、高三学习压力最大、时间最紧张的时候,他独自一个人完成了“猛犸”设计、美工、开发、测试所有工作。用户在享受到“猛犸”带来的温馨创新体验的时候,无法相信这是一人之力完成的杰作,背后的辛苦和汗水可想而知。
“经常在上课时画草图、构思,回寝室后编写代码。如果计划未完成或代码、图稿不满意就睡不踏实。高三那会儿为修补一个漏洞,常调试到凌晨3点多,成功后特幸福。”季逸超后来这样回忆那段“战斗岁月”。
这段自白实际上道出了他创新的快乐、自我价值实现的幸福,这种同龄人少有的快乐观和幸福观源于他儿时在美国生活的经历和那时形成的“英雄情结”。
他说,小时候生活在美国,他受到很多英雄主义的熏陶,特别是比尔·盖茨、乔布斯等创新创业的故事,让他觉得,普通人靠勤奋努力能够实现伟大的梦想。
宁静致远
“成功需要定义。”如果把考上名牌大学作为一名高中生成功标准的话,考取一般高校的季逸超无疑是失败的。然而,与他的偶像盖茨从哈佛大学退学创办微软相比,他的机会成本无疑要小一些。
“宁静以致远。”季逸超在“猛犸Ⅳ”获得如潮的好评后,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平和,并坚守着自己的浏览器“拒绝一切广告”的原则。为此,他婉拒了风险投资商抛来的橄榄枝。“以后,我可能选择创业。”在被问及将来的打算时,季逸超的回答不出所料。“但一定不会再做浏览器。”他的这句话让人不觉一惊:这位IT少年难道真的要彻底告别使他一战成名的浏览器领域?难道他在IT领域已经找到了更令人兴奋的新方向?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