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3月14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巨人”的力量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记全国人大代表、洛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段玉贤

  □ 本报记者 罗红耀

  

  1954年3月出生的段玉贤,现任洛钼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南工业大学客座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中国有色金属协会钼分会副会长,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多年来,他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创业企业家”、“中国企业改革十大杰出人物”、“中国时代十大新闻人物”、“中国有色行业有影响力人物”、“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最具影响力企业领袖”等荣誉称号。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洛钼集团),是以钼钨的采、选、冶、深加工为主,集科研、生产、贸易为一体的海外上市公司(市值居世界矿业前30位)。在全国1000家大型企业集团排名中名列633位,年销售收入120亿元。

  

  引言:

  段玉贤,这个在中国钼行业和有色金属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人物,这个在中国企业界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近年来一直吸引着国内外新闻媒体受众的眼球。

  “扭亏能手”、“优秀专家”、“最具影响力企业领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有影响力人物”、“全国优秀创业企业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企业改革十大杰出人物”、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罩在他身上的光环早已为业界所熟悉。

  20多年来,他把一个亏损上千万元濒临倒闭的小企业,发展成为中国第一大、全球第四大钼生产企业、在世界矿业500强排行榜第30位的大型上市集团公司,企业规模急速扩张,销售收入从几十万元突破到120亿元,如此创新跨越,铸造出了“洛钼速度”。被誉为业界领袖和“巨人”的段玉贤,不仅在于伟岸的身躯,最关键的还是在于他内心发力,在较短的时间内把一个小企业扩张成为国际知名的一流企业。无论在首都北京的表先会上,还是在省会郑州的颁奖会上,或是在洛阳经济年度人物的授牌仪式上,都有他的身影。

  那么,他是如何领导他的企业走上跨越之路的呢?

  锋芒初现扭亏显威力

  1991年,年仅35岁的段玉贤正值年富力强,栾川县委县政府果断决策,慎重选将,把当时濒临倒闭的县冶金化工公司交给了他。他带领企业走出低谷,一举跃入了全省经济效益60强,从此,“改革巨人”、“扭亏能手”成了他的代名词。    

  2002年,段玉贤被任命为洛钼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兼总经理。他带领干部职工做活矿产资源文章,追求和谐发展目标,使洛钼集团在短期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洛钼从此走上了发展快车道。

  

  绿化矿山美化建奇功

  集团的主要业务就是开采矿山,开采方式一是露采,二是坑采,露采有很多优势,但会毁坏原有的环境易造成水土流失。为此在矿山开采上,段玉贤提出了以“创宏伟钼业,建绿色矿区”为战略目标,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以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对开采后的矿区进行绿化。

  2005年以来,集团启动了公园式矿山建设工程,加大了生态修复和环境美化工作,每年投资上亿元用于矿山绿化,开发绿洲1000余亩,园区内鸡鸭成群、鸟兔共处,百余种植物茁壮生长,1000多米的高山开采区构成了一幅园林美境,采空区排渣厂碎石乱飞的局面不见了,放眼望去是一片绿洲,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型工业初现端倪,“中国生态小康示范基地”的桂冠也随之花开洛钼。

  

  大胆创新科技增效益

  科学技术是企业发展进步的动力,段玉贤深知这一点。为此,他每年都拿出足够的资金用于科技创新,尤其前几年在经营环境极度恶劣、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仍累计投入1亿多元用于节能减排等科技创新项目的开发研究,在同行及专家对项目不抱有任何希望的情况下,他硬是支持和鼓励科技人员闯过了难关,取得了节能减排项目的重大突破,走好了冶炼炉子改造、有害气体回收、冶炼不用燃煤“三步曲”,使冶炼成本大幅度降低、钼回收率大幅度提高、废气排放大大减少、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走出了一条令人瞩目的“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之路,仅节能减排项目每年增值超亿元。同时,还注重与中南大学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实现了矿区由坑采到露采的转变,资源回收率达到97%,比坑采提高了3倍。

  靠科技创新,集团在采空区处理、尾矿废水处理等方面获得了重大突破,使每一个小小的科技创新项目都能为集团带来数百万元乃至数千万元的经济效益和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段玉贤每年拿出重金奖励科技创新项目,2008年该集团申报科技创新项目30多项,2009年申报40多项,2010年申报项目达50多项。目前,该集团高级职称近30人,中级职称300余人,部分人员还获得了省、市优秀专家称号,成为享受国家津贴的优秀专家。

  

  放眼全球资本开新路

  为了使企业快速发展,段玉贤大手笔谋划资本市场。

  2003年,集团积极实施企业改制,完成了与上海鸿商集团的合资改制。改制后的洛钼集团,明晰了产权,卸掉了包袱,盘活了资产,赢得了发展。2006年,他带领集团整体海外上市,进军国际资本市场,到2007年4月,仅用了短短313天,就成功在香港H股上市,募集资金81亿港元。

  

  巨人给力德治谋共赢

  由于段玉贤不断发力,促使洛钼集团创下了许多中国同行业第一,续写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通过实施项目建设和产能扩张,采选能力达到3万吨/日,钼铁生产能力达到2万吨/年,氧化钼生产能力达到2万吨/年,公司生产规模、产量位居全国第一。

  ——公司建成全国第一家环保型钼冶炼厂,使企业成为全国唯一一家尾气排放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钼冶炼厂。  

  ——在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积极履行企业的社会义务,支援捐助灾区和当地教育、扶贫、社会公益事业,成为第一家企业图标出现在2007年版印花税票上的河南企业。  

  ——2007年,洛钼生产经营实现了同步大幅稳定增长,实现利润30亿元,利润总额位居河南省工业企业第一位。  

  ——2010年,洛钼集团节能减排项目国际领先,销售收入突破120亿元,中国钼行业第一。

  洛钼的发展速度被专家誉为“洛钼速度”。

  面对这些成绩,段玉贤没有骄傲。“虽说集团现在年销售收入突破120亿元是国内钼行业第一,但与国际知名矿产资源公司相比,差距还很大,与其他公司的多业发展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他说,“我们的目标是走向世界,打造国际一流的集团。奋斗5年,再造一个新洛钼,奋斗10年,进入世界矿业企业5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