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文建
坐落于四川北部边缘的广元市,自公元690年武则天登基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起,这片曾经孕育了一代天骄 “圣神皇帝”武则天的神圣土壤就聚焦了世人的目光,其厚重的历史文明无不让人感叹和神往。穿越千年后现代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当人们依然陶醉在那难以抗拒的神圣历史文明之中时,广元正悄然以崭新的姿态向世人展现她独特的美。如今翠绿的山峰、深切的峡谷、碧蓝的江河,林立的高楼、宽敞的马路、整洁的街巷已俨然构成一张张广元这座城市最具代表性的名片。的确,在世界人民将生态环境视作社会发展标准的今天,一群始终艰苦奋战在工作一线的广元环保人正依托着神圣的历史文明,用辛勤和智慧谱写着这座城市的发展新篇章,在广元大地上勾勒出以“自然生态”和“城市繁荣”为主题的优美画卷。
2011年是我国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开局之年,这一年,广元市环保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环保厅的大力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为契机,以污染减排为核心,以服务经济建设为重点,以确保环境安全为己任,强化责任意识、创新意识,真抓实干,团结奋进,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良好成效。
严打污染
严格履行监管职责
拒绝污染,山绿了、水清了。广元市地处山地向盆地过渡地带,起伏的高山常年覆盖着葱绿的植被。由于广元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分布境内的野生植物多达2900多种,仅珍贵野生木本植物就有832种,其中包括珙桐、水青树、连香树、领青木等34种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另外列入联合国《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红皮书的野生动植物就有40余种。
为了从根本上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污染,广元市环境保护局逐一向污染超标企业出示了“黄牌”、“红牌”。对一部分企业提出技改、整合等科学发展意见,并直接向部分“无可救药”的企业下达驱逐令。在企业准入方面,近年来广元市环保局严格按照建设川陕甘三省结合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和低碳发展的要求,强化项目审查,严格落实“十不批”原则,严把企业准入关。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要求、无环境容量的项目坚决不批,严格执行总量控制制度。
南河污染防治历来是广元市环境保护局的工作重点,近年来,广元市环保局认真切实履行南河水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职责,严格执行每周进行2次日常巡查和每月1次例行监测,坚持把工作做细、做实,坚决不留任何污染机会和死角。在河道防污配套设施建设上,广元市环境保护局也力图求稳、求快。如今,南河北岸排污干管扩容改造工程已完成40%;南河汛期水毁管网修复工程已于2011年2月完工并通过了验收;南河南岸穿越湿地公园排污干管、防滑堤、公园绿道“三合一”施工设计方案中南河湿地公园西入口滑坡治理施工图已完成设计,景观廊道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同时利州区政府加大了南河沿岸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力度,印发了《广元市城区禁、限养畜禽的通告》,编制了《广元市利州区南河流域养殖污染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仅2011年全年对东坝、雪峰办事处违规养殖户228户进行了整治,共拆除畜禽圈舍13200平方米,拆除室内养殖设施31500平方米,迁移畜禽139430头只(包括生猪17382头,牛48头,禽122000只),兑付各种补助资金724万元。整个治污工作稳步有序推进,待全部项目建成后将大大改善南河水环境质量。
在市委、市政府以及省厅的共同指导下,通过广元市环境保护局全体工作人员艰苦卓绝的拼搏奋进,曾经在广元扎根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被逐一叫停。从前那从企业高烟囱冒出的滚滚黑烟如今悄然已淡出了我们的视线,没有被二氧化硫、氨氮等大量有毒气体和酸雨腐蚀的青山绿水又回到了人们身边。
加强治理,街净了、巷静了。广元市环境保护局通过长期以来对“垃圾乱倒、广告乱贴、摊位乱摆、车辆乱停、污水乱流”等为主的城乡综合整治工作的严抓历管,取得可喜成效,如今的广元的街道显得格外宽敞明亮、整洁干净。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吵杂的生活和工业噪声已日益严重的影响和污染到人们的生活。因此广元市环境保护局加大对噪声污染违法的查处力度,仅2011年,就处罚噪声超标的小酒吧、小歌厅和建筑工地17家,对巴斯迪等4家KTV噪声超标企业环境违法行为实施了限期整改并依法征收了排污费。通过有效的治理,如今广元的街头巷尾更显祥和安静,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噪声均达到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定量考核满分要求,人们的生活品质正在稳步攀升。
重拳出击,严打“辐射”。在市委、市政府及省厅的共同指导下,广元市环境保护局在辐射监管和治理方面大下功夫。对核技术应用重点单位、重点部位及机场、车站等公共场所使用的安保用X射线装置进行了检查。2011年期间共抽查28家,对存在问题的6家提出了整改要求,对“四川广旺能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唐家河煤矿”、“青川竹园水泥厂”、“旺苍金溪水泥”等单位废旧放射源的处置进行现场指导,对机场、车站等公共场所使用X射线装置的单位发出了《限期办理许可证》的通知。其次,广元市环境保护局力求规范行政审批,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对6家医疗机构办理了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全年共对核技术应用单位的195家(省厅发证3家)单位办理了《辐射安全许可证》,办证率达95%。广元市环境保护局高度重视辐射环境污染投诉案件的处理,2011年接到群众反映辐射污染的投诉案件共8件,均进行调解处理,及时化解了矛盾。在加强对突发性自然灾害引发的核安全工作管理方面,日本大地震后第二天,广元市环境保护局对广元地区大气中放射性核素进行了26天连续不间断的监测工作,监测结果表明日本福岛核泄漏未对该市大气环境造成任何影响,并及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信息,消除了市民的恐惧心理,维护了社会稳定。广元市环境保护局始终坚持做好废旧放射源的处置工作,2011年共处置废旧放射源5枚,处置率达100%,及时消除了辐射环境安全隐患。
力抓机遇
积极服务经济发展
积极服务优质企业,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广元市环境保护局2011年共审查审批建设项目146个,其中环境影响报告书18个,报告表46个,登记表82个,项目总投资47.52亿元,环评执行率达到100%。对10多个市列重大项目提前介入、主动服务,积极协调各方关系,及时提出环保意见及建议,请求省环保厅加快环评审批。通过加强与省环保厅的沟通,广元市港红岩作业区一期工程项目、广—巴广—陕高速连接线项目、上石盘电航枢纽工程项目、气化广元市清洁能源项目、朝天区明月峡景区建设项目、旺苍县椿树坪年产80万吨磁铁矿采选项目、大唐广元市芳地坪风电场一期30兆瓦工程项目、广元市经济开发区扩区规划、旺苍县经济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等都得到了省环保厅的大力支持。其中气化广元市清洁能源项目、明月峡景区建设项目、国道108线广元段、国道105线广元段、省道212线广元段等5个项目属于未批先建项目,通过广元市环境保护局多次向省环保厅汇报情况、说明原因、请求支持,这5个项目不仅免于处罚,其中2个项目还及时得到了批复,三条道路更得到省厅的大力支持,全部下放到广元市环保局审批。广元市环境保护局全面推进规划环评工作,督促指导广元市经济开发区扩区规划、旺苍经济开发区规划、广元市城市总体规划朝天分区规划、青川竹园开发区规划等开展了规划环评工作,完成了广元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战略环评招标工作。规划环评工作的顺利开展,对完善环境综合决策机制、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诚邀合作,共同开发碳资产。通过广元市委、市政府和广元市环境保护局及其相关部门的共同艰苦奋斗和开拓创新,自全省首家环境交易机构—广元环境交易所于2011年4月13日落户广元起,就屡在加强碳减排及交易国际国内合作方面取得可喜成绩,广元市政府先后与绿金公司签订了《广元市碳资产开发与营销合作框架协议》、《广元市节能灯PCDM项目合作协议》和《广元市2010年度农业测土配方施肥温室气体及交易项目合作协议》。同时继续实施农业测土配方施肥温室气体减排,并将与一些世界知名跨国公司实施交易,预计2011年可实现减排及交易量15万吨碳当量。并同时启动了节能灯PCDM项目,计划用三年时间发放节能灯500万只,将全市城乡居民使用的白炽灯全部更换为节能灯,打造中国第一个全节能灯城市。现在,广元市碳资产开发及交易走在了全国前列,美国生态发展基金董事尼克·萨弗罗、美国环保协会首席科学家斯蒂夫·韩伯格分别到广元市进行考察,给予了高度评价,王宁副省长作出重要批示。如今,广元市的经验得到了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并受邀参加了联合国德班气候大会。该市还将实施中美合作农业测土配方施肥温室气体减排项目作为重要案例写入了《中国农村温室气体减排》。
“连绵的青山、百里长呀,巍巍耸起、像屏障,青青的山岭、穿云霄呀,白云片片、天苍苍,我站在高岗上、远处望,那一片绿波海茫茫……”当你站在广元南山时,扑面而来的景象就恰如这句歌词,一江碧波缠绕着延绵起伏的山峰,山清水秀的画面正是如今广元的模样,这就是历代广元环保人的辛勤和智慧的结晶。
广元市环境保护局局长、党组书记冯治勤表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带领全局同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强化保护;环保惠民,促进和谐;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推进,重点突破;政府引导,协力推进五项基本原则。预计截至到2015年,将广元市基本建成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基本建成川陕甘结合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计划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工业污染源将稳定达标排放,污染物总量排放将明显下降,城市环境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农村环境面貌改善,重点流域地表水水质和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环境管理水平显著提高,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全力打造广元安全、生态、舒适人居环境,让广元人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