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空间设计在不断更迭,橱窗提高了更换频率,陈列越来越受重视,但是,由于人才的匮乏及经销商体制的弊端,真正的视觉营销来临,道路尚漫长。
柒牌推第九代新形象、玛卡西尼推第八代新形象、诺奇推第五代新形象、小玩皮推第五代新形象……伴随着一个个服装品牌频频“变脸”,可以看出,如今的服装行业,已经不仅仅靠产品、品牌竞争。“终端制胜”被重提,但受关注的也已经不再只是“圈地”多少,在圈下的领地上“开出怎样的果”,更值得深思。这其中,视觉营销开始被引入、被学习。
现状:
视觉营销赢消费者芳心
如今,服装企业的门店更换频率已经由起初的三四年一换,进化到两年一换,“甚至有些品牌会一年推一个新形象,规定三年内必须换一次新形象。”小玩皮的营销总监张菊红介绍道。目前,门店的重要组成部分橱窗已经普遍做到了一季一换,有的甚至两个月一换,店内的陈列也随着上货波段不断调整着。
门店形象越来越重要的原因在于:靠铺广告带动销售的日子已经越走越远,而产品同质化仍旧得不到很好解决。于是,企业开始意识到,一个独特而又充满吸引力的门店,可以提高进店率,一个合理而又充满吸引力的陈列,可以提高成交率。“一个好的门店形象,是一种无声的语言表达,是一个教化的过程。不仅仅能带动销售,更可以让消费者具有‘黏性’。因为通过门店形象乃至门店所塑造的品位、感觉,使消费者能够深刻地感知一个品牌的文化,当消费者喜欢一个品牌的时候,销售只是举手之劳。”玛卡西尼品牌总监刘宏谈道。
正因为消费者对品牌的体验是从终端卖场开始,所以,视觉营销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视觉营销的目的就是通过门头标志、橱窗等视觉手段来提升品牌美誉度。
制约:设计和人才是短板
正像服装品牌备受困扰的产品同质化问题,服装品牌同样面临着门店的同质化问题。以门店的门头为例,近几年,不少男装品牌都是以黑色门口为主,而且采用都是塑钢的材质,唯一的区别只是门头的品牌LOGO。
一方面是设计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执行的问题。也有一些企业很重视视觉营销,不惜重金请韩国、日本、美国、法国的设计大师进行设计。“但国外设计师与企业的合作往往是局限在‘设计’方面,只是单纯将终端卖场的效果图或设计图留给企业,无法将方案执行到底。”香港大学客座教授陈盛发表示。另外,因为视觉营销不仅仅包含空间设计等固定部分,还包括了货品陈列、橱窗摆设、店内磁石点的设计等时常变动的部分。所以,经销商是否有意识、有能力配合好企业进行卖场视觉的提升,也是困扰品牌企业的一个大问题。
当然,这些问题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问题。“我国的纺织服装品牌企业在视觉营销体系建设方面,还处于基础阶段,专门的陈列设计人才比较匮乏,富于经验的高级视觉管理人才,寥寥无几。深圳泛美集团校长经常青表示,一个真正懂视觉营销的人才,需要兼具美学、结构学、工学等各方面专业素养,由于人才的匮乏,人才往往被挖来挖去,使得企业很难有稳定的团队。
建议:构建专业团队
针对门店视觉系统从设计策划到执行,泉州优品空间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棋华认为,构建团队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从空间到基础陈列、氛围塑造再到橱窗摆设,我们希望能够构建一个产业链,帮助企业自创‘店长教练’,通过培养店长,让店长培养每个门店的陈列师。”吴棋华介绍道。
而对于经销商层面的问题,吴棋华则建议企业可以通过奖励机制,“例如,我们可以鼓励经销商自主设计橱窗,让他们把设计好的橱窗发到总部,总部进行评比,前20名的下一季免费赠送货架、道具等,这样对经销商就很有吸引力。”吴棋华还建议,企业可以在开全国订货会时对经销商进行视觉营销的重要性的培训。
其中,七匹狼、诺奇等企业不断在细节上深化视觉营销。“七匹狼邀请到了韩国著名的设计顾问团,由资深的韩国专业设计人员亲自操刀,将七匹狼品牌文化注入销售终端的每一个环节。”七匹狼副总吴兴群介绍。而诺奇则全面更新了网站和内刊,“我们的新网站和新内刊突出产品图片,弱化企业介绍和新闻,用视觉感极强的模特图或商品组合图冲击消费者眼球,更容易让消费者记住你。”诺奇品牌中心媒介负责人王伟伟认为,视觉营销已经不仅仅覆盖门店终端,网站、内刊等也是企业呈现品牌文化的视觉营销渠道。 (中国服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