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3月07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新品上市 “中华”品牌揭开发展新篇章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早春二月,虽仍春寒料峭,浦江两畔却涌起一股热潮。近日,“中华”卷烟品牌发展座谈会暨“中华”(大中华)新品上市发布会在上海市隆重举行。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姜成康、副局长何泽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上海市副市长艾宝俊致辞,国家局总会计师张玉霞出席会议。

  上海烟草(集团)公司潜心研发两年的高端低焦新品大中华正式宣告上市。来自全国烟草工商企业的500多名代表共同见证了“中华”卷烟品牌新征程的开启。

  近年来,上烟集团紧紧围绕“卷烟上水平”,聚焦“1+3”品牌发展战略,积极实施“中华”品牌“百万千亿”工程,努力把“中华”品牌的发展建立在可靠的市场基础和扎实的工作基础之上。“中华”品牌市场基础不断夯实,技术创新不断推进,原料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品牌文化不断提升,技术改造进展顺利。2011年,“中华”品牌卷烟商业销量达到94.06万箱,商业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基本实现“百万千亿”目标,规模和价值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这对于全面推进“卷烟上水平”,促进行业持续、协调、共同发展,加快形成以“532”、“461”为主导的品牌发展格局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姜成康强调,上海烟草要不断增强“中华”品牌发展的后劲和活力,按照“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引领”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持续创新,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确立新的目标任务,实现“中华”品牌又好又快发展。一要不断丰富产品规格。要按照“高端低焦”发展方向,以“中华”(大中华)上市为起点,进一步强化品牌价值驱动发展思路,不断提升品牌结构,丰富完善产品线。二要持续推进技术创新。要深化减害降焦,优化卷烟配方,不断提高加工工艺水平,进一步彰现“中华”品牌风格特色和良好品质。三要努力拓展产品市场。要打牢市场基础,深化精准营销,加强工商协同,突出市场引领,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四要增强优质原料保障能力。要进一步加强与烟区商业企业合作,大力推进品牌导向基地建设,积极探索烟叶订单生产模式,构建原料保障新模式。五要加快技改工程组织实施。要努力把“中华专线”建设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中式卷烟代表生产线,把浦东科技创新园区项目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技术研发平台。六要加强品牌文化建设。要挖掘并不断赋予品牌新的价值内涵和文化追求,更好地将品牌文化与企业精神、员工行为相融合,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品牌文化的传播力度。

  何泽华指出,“中华”是中国烟草最具标志性的品牌,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和历史底蕴,体现了中式卷烟的深厚技术功底,书写了我国民族卷烟发展的传奇,已经成为烟草行业共同的财富。“中华”品牌“百万千亿”目标的提前实现是中国烟草卷烟上水平的重要标志,标志着“532”、“461”品牌格局的基本形成,以“中华”为代表的高端卷烟品牌竞争进入加快发展的新阶段,中国烟草已经迈入以结构提升为特征的新时期。

  大中华新品的研发成功为“中华”品牌再续新形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中华新品的成功还要靠市场营销基础作用和引领作用的发挥,要靠全国共商企业的共同努力去吸引客户和消费。大中华新品的营销是行业营销战线实施“卷烟上水平”的重要内容,也是2012年卷烟营销工作的重点所在。

  针对大中华新品的营销,何泽华提出了四点意见:一是思想上要形成共鸣。工商企业要共同关心、关注、关爱“中华”(大中华),要认识到,“中华”是上海烟草的品牌,更是中国烟草的品牌,也是商业企业自己的品牌。二是策略上要达成共识。“中华”(大中华)重在提升和塑造“中华”品牌的新形象,突出“中华”品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感受,要注重形象和价值提升,不求数量重口碑,上市初期应采取“面广、点多、量少、勤送、价挺”的营销策略。三是方法上要讲究科学,提升精准营销水平。要把“中华”(大中华)上市作为工商深度协同的典型营销事件,作为对精准营销工作的推进和深化。四是行动上要工商互动,形成合力。工商企业要共同商量决定“中华”(大中华)上市方案,上烟集团要更加注重品质控制、科学把握投放节奏,商业企业要主动参与、积极配合。

  发布会上,施超表示,上烟集团将按照国家局姜成康局长“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引领”的目标要求,在确保传统软、硬“中华”市场和技术“两个维护”、市场份额和价格“两个稳定”的同时,重在持续、志在长远,精心做好大“中华”宣传、品鉴和推广工作。

  (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