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现在企业的竞争不外乎资源、模式、人才的竞争。我们的企业将总部搬回杭州,看中的是杭州的资源、人才等外部条件,但创新是别人给不了的,只能靠自己。”
2月17日,浙商创业创新推进会在杭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600余位浙商代表还参加了“天下浙商江干行”2012杭州市江干区商务投资环境推介会。参会的浙商代表,从事的产业大多与现代服务、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相关。
据每日商报报道,去年的首届全球浙商大会、新年伊始的全省民营经济大会以及近期举行的浙商创业创新推进会,不断在释放一种信号:支持浙商创业创新,促进浙江发展,已成为浙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一号工程。
作为“筑巢引凤”的职能部门,杭州江干区政府更是抓住此次推进会在江干区召开的机会,展示江干区为浙商创业创新搭建的优良平台。江干区委书记盛阅春向浙商们发出邀请,欢迎大家来江干区投资创业、休闲生活。他说,发展总部经济和建设创新平台是引导浙商开展新一轮创业创新的现实途径。
长期以来,浙江省民营企业从事的是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长期处于产业链、价值链的低端。当政府鼓励民营经济的春风劲吹,民营企业是时候考虑抓住这些机会,在创新在转型升级上下功夫,让企业能够做得更大、走得更远。
本期商学院特邀浙商代表、省外浙商商会代表以及政府部门人士共同探讨“新经济形势下浙商如何创新”话题。
调控是挑战更是机遇
模式创新让企业在逆境中求生存
中豪威尔集团董事长吴国中:2003年央行121号文件被看作是中国房产调控的正式开始,在我看来却是机会来了。正是在那个时候,我从保险行业转到了房地产行业,率先把保险的营销模式引入房地产行业,开创了顾问式的营销模式,并获得成功,成为江浙一带很多房地产销售从业者纷纷模仿的方式。这种顾问式销售模式在形式上一改房产行业原本靠打广告、坐在售楼中心等客上门的局面。在房产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这种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主动去发现潜在客户,激发和创造客户需求。最近有家知名房企不是正在招300名销售人员吗?实际就是对我们这种营销模式的一种复制,主动出击,去把可能存在的潜在需求挖掘出来。
我认为现在企业的竞争不外乎资源、模式、人才的竞争。我们的企业将总部搬回杭州,看中的是杭州的资源、人才等外部条件,但创新是别人给不了的,只能靠自己。
所以我说调控是挑战更是机遇,对我们的企业而言,之所以说是诞生于调控,壮大于调控,发展于调控,归根到底还是我们在营销模式上的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准确捕捉到市场机遇。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全国有7万多家房地产公司,而到2009年,这个数字缩减为6万多家。2009年曾一度出现了房产行业的报复性上涨,达到8万多家,可是随着宏观调控,到去年年底又有几千家房地产公司退出。市场正在进行良性调整,在这样的环境下,就更需要企业有创新精神。
创新时不我待
别人还在犹豫时,我们已经行动
河北省浙江商会会长黄建厅:河北省是我们浙江商人较早进入的省份之一,目前共有浙商近30万人,在建项目投资总额近400亿元,涉及商业地产开发、科技研发、五金机电、电子科技、珠宝物流、服装和小商品等20多个行业,仅贸易类年交易额就达500亿元人民币。2012年1月8日,浙商资本投资促进会公布了61个“2010浙商投资(中国)最佳城市”的提名候选者,河北省会石家庄名列其中,这充分肯定了在冀浙商在河北市场经济中作出的巨大贡献,充分肯定了在冀浙商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中起到的龙头作用。在过去30多年间,外省对“浙江人经济”已主动承接,纷纷把浙江作为招商引资的首选之地。
以前在外闯荡的浙商靠的是“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道遍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拿着放大镜寻商机,用望远镜找市场,用显微镜淘营销,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而在当前的新经济形势下,浙商则需要“千方百计提升品牌,千方百计保持市场,千方百计自主创新,千方百计改善管理”。
一方面,我们浙商要敢于创业、善于创业。只有坚持创业,面貌才能改变,经济才能壮大。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之所以能够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其主要动力源泉就是广大浙商的自主创业活动得到了充分发扬的结果。
另一方面则是要不断创新。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企业的生命,更是浙商精神的核心。浙商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我们要积极把握时代发展的特征,从企业发展途径、管理模式、品牌营销等方面入手,创新企业的发展思路,实现大部分企业由家族式企业向现代化企业转变,以自主研发取代模仿,以具有自主产权的高附加值取代低廉价格,主动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在别人还在犹豫的时候,我们已经在行动,别人开始行动的时候我们已有所成就。当别人也有成就时,我们已转型升级,开始新的征程。
“敢为天下先”是我们浙商的普遍优点。面对新形势,我们不但要敢于突破,还要善于突破,不仅要真干、实干,体现我们的勤奋务实,还要巧干、会干,把突破精神和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结合起来。
搭平台、出政策、帮融资
是政府部门帮助浙商创新最好的方式
杭州江干区招商局局长杜国弟:江干区近几年来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空间全面打开,城市功能不断完善。经济实力快速提升,新经济新产业发展迅猛,通过营造尊商重商、亲商安商、扶商兴商氛围,制定专项的扶持政策,江干区将为浙商转型提供广阔舞台。
除了举办此次“天下浙商江干行”专场商务投资环境推介会外,我们还将在上海、北京、香港等地举办有关浙商的系列招商推介活动,同时及时掌握企业需求,建立沟通机制,畅通联系渠道,做好跟踪服务企业。
为了更好地吸引浙商,我区积极整理包装了一批有针对性的招商资源项目,如:推出35.38万方的商务楼宇,21宗1733.1亩的商业、住宅地块和3宗383.8亩的10%留用地等优质招商资源。
此外,江干区还将进一步畅通企业融资渠道。针对大企业,我们将凭借金融中心规划定位的先发优势,依托落户区内的十几家省级以上金融机构总部,为他们牵线搭桥。针对小企业,我们将积极推动小额贷款、风险担保、产业基金等服务,努力为企业家创业提供帮助。
为鼓励企业创新,江干区投入5000万元资金设立江干区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创新科技产业管理模式,积极参与科技产业投资,促进科技型、创新型浙商企业发展。大力扶持企业高端人才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