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中国人眼里,龙具有极佳的象征意义,且今年的龙年又是60年一遇的“水龙年”,是吸引成功和发展的“福星”照命,不少父母都计划生“龙宝宝”。
正如一个硬币的两面,一边是生育高峰大医院床位紧张,另一面却是婴儿用品店商品畅销,迎来巨大商机。
婴儿潮引发消费热点
专家预计,扎堆生育将使龙年出生婴儿较往年增长5%。
据了解,随着龙年生育潮的到来,让母婴用品市场也跟着沾了个光。无论是奶粉、宝宝衣物,还是孕妈妈的用品,销售都非常火爆。
日前,记者走访了北京市内几家大商场、超市以及婴幼儿用品专卖店发现,龙年春节后,奶粉、婴幼儿洗护用品、婴儿车、纸尿裤尿片等迎来热销。多家婴幼儿用品经营者告诉记者称,从年前开始,婴幼儿用品就开始热销,春节后,更是保持红火状态。
采访中,一位一手堆着购物车一手拿着清单的江女士站在婴幼儿用品专柜前仔细挑选商品。江女士告诉记者,因为女儿马上就要生“龙宝宝”了,所以要提前来把婴儿用的东西准备好。
记者从江女士手里长长的清单上看到,从奶粉、奶瓶、尿布到衣服、澡盆等不一而足。“我女儿算了一下,最少需要1000多元,这还只是前期购买的一部分呢。”江女士说。
据一些商家介绍,由于年轻的80后父母是婴幼儿用品的购买主力军,追求时尚新颖,因此,除了奶瓶、尿布等传统物件外,吸鼻器、婴儿背带等新奇产品备受青睐。以小家电为例,有暖奶器、音乐坐便器、测温报警汤匙、婴幼儿便携式无线监视器等等。贴上“婴幼儿”标便可大卖,且价格不菲,从几十元至千元不等。
据不完全统计,2008—2010年婴幼儿小家电市场增速均保持在200%左右,业内专家表示,行业的总体份额有望在2012—2014年突破80亿元。
面对“龙宝宝”的扎堆出生,不少精明的商家嗅到了龙年孕婴市场的巨大商机,纷纷加入到婴幼儿市场大军。此外,“龙宝宝”的到来还间接带动了“孕妈妈”经济:许多孕妈妈因担心自身反应对胎儿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吃起了孕妇营养品,而现在孕妇营养品价格均在二三百元。从怀孕起到孩子出生,吃七八千元的孕妇营养品非常正常。
母婴用品跟风涨价
2000年千禧龙年“婴儿潮”时,紧随其后的是婴幼儿用品的热销与价格的逐月上涨,今年亦不例外。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相比2011年,今年孕婴用品市场明显火爆,价格显明上涨,涨幅最高达七成。以婴儿车、婴儿床为例,普通的价格在四五百元,高档甚至近3000元,涨幅在10%以上。在今年孕妇及婴儿产品春季订货会上,孕妇及婴儿产品的价格同比上涨5%至10%。业内人士认为,面对巨大需求,婴幼儿生活必需品价格必定水涨船高。
上海知名百货商场第一八佰伴的一位负责人表示,信誉较高的日本产尿不湿、奶嘴和内衣已经缺货,已有不少店趁机上调价格。业内人士表示,在2012年孕婴产品春季订货会上,孕婴产品价格普遍上调5%—10%。
母婴用品市场前景广阔
中国婴童零售业经过近10年的高速成长,已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
据杭州市婴童行业协会测算,目前婴童消费占到家庭总支出的30%。自2000年以来,中国婴童经济便以年增长率超过30%的高速度在“奔跑”,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婴童产品消费大国,2010年整个婴童市场规模达到1万亿元,预计到2015年,这一数字将直指2万亿元。
然而,与国外成熟市场比较,我国平均每户的婴孩产品开支仅相当于欧美等地两至三成,数字仍然偏低。在我国居民收入不断提升、父母更愿意把钱花费在子女身上的情况下,婴幼儿用品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由于90年代后出生的婴儿独生子女占大多数,致使消费者对母婴用品的消费投入增加,也使我国母婴用品在近几年获快速发展。”中投顾问轻工业研究员熊晓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要做大我国婴幼儿用品行业,有必要增强门店地理位置的便利性,同时加大实用性品牌专营店的铺设力度,向品牌规模化的产业方向发展。”熊晓坤说。
(摘自《中国企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