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3月03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理财产品“相守”一年较划算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日前,央行再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降息预期随之大增,光存钱,显然不太划算。与此同时,某银行被曝出理财产品巨亏,又让人们对这种理财方式多了几分质疑。面对越来越多的不利情况,如何投资才能更稳定、收益更高,成了一道需要精心计算的选择题。

  

  “跟风”投资者偏爱短期理财

  

  在银行理财产品中,稳健类产品因为风险低、收益堪比5年期定存利率,而颇受投资者欢迎。但如何选择理财产品,却可能影响整体收益的高低。近年来,多数市民都喜欢追买短期理财,尤其是退休职工对短期产品更加偏好。

  60岁的长沙市民张建武就是一位短期理财产品“爱好者”,他告诉记者,其实他不懂理财知识,只是因为前两年跟着别人买过一些短期理财产品,就一直这样购买。另一位市民李阿姨则表示,她生怕买中长期理财产品万一亏了不合算,所以想当然地认为,买短期产品能“赚一票就走”。

  

  年初买中长期理财产品

  更合算

  

  事实上,很多偏爱购买短期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并不等钱用,他们之所以偏爱短期理财产品,主要出于购买惯性,或是推测今后可能推出收益更高的理财产品。

  但据记者了解,今年购买短期理财产品收益可能不太合算,其中一个原因是理财产品收益率可能走下坡路。中国银行湖南省分行金牌理财师陈国佳介绍称,“随着通货膨胀的预期可控,CPI的逐步回落,存款准备金率已经下调,随后降息也有可能。目前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可能会是年内高点,因此购买中长期理财产品等于就锁住了相对较高的收益。”

  

  算账

  360天期

  比35天期多赚1885元

  

  理财产品发行时有一周左右的募集期,结束后又有4个工作日的资金到账期,如果其间遇上节假日,资金到账时间更长,两者相加累计将近半个月。而在募集期和资金到账期间,投资者的资金存在银行是不计息的或只计活期利息,相当于闲置期。由于短期理财产品和中长期理财产品的募集期和资金到账期基本相同,也就意味着,购买的次数越多,资金闲置时间越长。

  以一年内、10万元资金购买理财产品为例,如果购买360天期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5.8%,募集期和资金到账日最长半个月,到期可得收益为5720元。如果循环购买35天的短期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为5%,即使期期不落空,加上每一期资金要被银行白白占用10多天,一年也只能购买8期左右,全年累计收益3835元,两者相差1885元。

  

  提醒

  理财产品并非期限越长越好

  

  在目前还没降息的情况下,购买中长期理财产品具备一定的优势,但并不是期限越长越好。中国银行湖南省分行金牌理财师陈国佳认为,“银行中长期理财产品”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具体购买时一定要根据自身资金条件、国内外金融市场走向等多重角度,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陈国佳还提醒市民,虽然购买中长期的银行理财产品能锁定收益,但由于银行理财产品不能提前赎回,因此投资者在购买时还要考虑产品的锁定期间。“针对长期理财产品流通性较低的缺点,中国银行现推出了以理财产品为质押担保的一系列融资便利服务,有需求的客户可以前来中国银行咨询。”

  (摘自《三湘都市报》 梁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