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3月01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峰峰集团:科技成为跨越发展强力引擎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近年来,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大力实施“科技兴企”、“科技兴安”战略,不断增强自身科技实力,为企业实现安全生产、工艺革新、攻克难关提供了强大技术保障。

  2011年,峰峰集团先后荣获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河北省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国家能源局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获得充填综采支架、薄煤综采无人工作面应用等4项自主创新成果;荣获“中国煤炭工业科技管理先进单位”称号等。

  

  勇于博弈大倾角开采

  

  针对山西、青海、新疆外埠整合煤矿存在的大倾角开采难题,峰峰集团及时成立技术攻关小组,组织精兵强将实施课题攻关。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先后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到内蒙古七台河新东煤矿、沈阳鸡东矿、甘肃王家山煤矿、新疆焦煤集团等地考察大倾角开采技术,并邀请专业技术人员来矿指导。在深入学习交流和反复研究实践的基础上,峰峰集团自身实际确立了60度以下大倾角综采和60度以上叠式支架采煤新工艺。由于大倾角综采设备的特殊性需求,峰峰集团在以往综采设备的基础上,自行设计了大倾角配套装备,对采煤机、液压支架,工作面输送机等设备做了多处工艺性完善,改进了防倒防滑装置,配加了支架联锁装置,使大倾角成套设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山西大远煤矿1201N工作面是集团公司急倾斜首采工作面,工作面走向1080m,倾向 148m,采高2.2m,切眼高度2.6m,倾角平均51度,最大60度,属典型的三软急倾斜煤层。日前,峰峰集团自行设计改进的大倾角综采装备已经在该矿首采工作面成功安装。

  

  薄煤综采技术国际领先

  

  为实施在1米以下薄煤层的综采技术,集团公司先后成功开发应用了1.3米至0.8米以下极薄煤层综采自动化新技术,先后在小屯矿、黄沙矿、大力公司、孙庄采矿公司、薛村矿得到了应用。2012年,峰峰集团又向极薄煤层综采无人工作面这一科技高峰发起冲击。以大力公司为实验基地,在0.7米厚的一座煤中研究开创依靠视频技术远程操作,不仅实现工作面“无人化”操作,提高了安全生产本质化程度,而且解决了厚度0.6至0.8米的极薄煤层开采难题,使呆滞煤量得到有效开发。此项技术在高瓦斯矿井复杂地质条件下,既能充分开采解放层,释放大煤瓦斯,保障主采煤层的安全开采,又能大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随着这一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完善,峰峰集团的薄煤层机械化装备水平和本质化安全水平大大提高,开采效率大大增强。不仅为全国类似条件的极薄煤层机械化开采探索出一条新途径,而且经中国煤炭协会组织认定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峰峰集团极薄煤层采煤量平均日产1224吨,最高日产原煤2058吨。

  

  采掘装备制造引领高端

  

  以天择公司为核心的峰峰集团装备制造产业,2011年以来不断强化科技创新,使装备制造产品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天择公司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15项新产品开发和20项技改革新项目,先后投入1200万元对部分关键设备和设施进行了扩能改造。经过艰辛努力,2011年,该公司的综采数字化无人工作面技术、大倾角煤层安全高效综放技术研究、直壁式充填综采装备研究与应用和LMG950可调高滚筒式露天采煤机4个项目顺利通过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专家组鉴定,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公司根据用户不同的地质和环境条件,不断加大输送机的研发力度,去年共完成各种型号输送机160余台,设备制造产值达到14431万元,输送机综合研发制造实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该公司还全力抓好输送机托辊自动生产线的扩能工作,不断优化升级工艺流程,采取装备扩能改造、清洁无尘组装工艺、托辊密封一次机压成型等举措,对每一道程序进行严格检验,达到日产700颗、年产20万颗的能力,产品经国家采煤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强化寿命试验,寿命超过3万小时,总体质量和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同时,峰峰集团加快推广新技术和数字化矿山建设。2011年3月,包括数字调度、无线通信、工业电视、三维地理信息等系统在内的梧桐庄矿数字化矿山建设一期工程圆满完成。目前该矿二期工程正在紧张建设中,同时万年矿、新三矿也在加快数字化矿山建设脚步。沿空留巷技术先后在九龙矿、新三矿、大淑村矿、孙庄采矿公司等单位得到推广,风源热泵技术在薛村矿东风井得到应用。

  (张国伟 杨艳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