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2月26日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寻食记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美食就是记忆,许久之后,会忘了一个城市的街道建筑,但美食的感觉和联想,却会萦绕不绝。

  □ 金健

  

  茄子是一种很特别的食材,

  它没有自己的味道,搭配什么像什么。

  与肉同烧,是肉味儿,

  与郫县豆瓣儿一起,是鱼香茄子,

  再若是工艺更加繁复一些,扔些文艺入锅,

  则是《红楼梦》里的茄鲞。

  人也如此

  搭配什么服装,影响着你的品位,

  正所谓“人靠衣装”,

  即便你是最朴素的茄子,搭配得当

  也可成为不可抗拒的一道菜。

  所以,也说“ 食如人生”。

  

  记忆中的美食从儿时开始,是美味的香蕉,会一层一层地慢慢咬,担心很快吃完,70年代末,那可是稀罕物。

  中学时代,被送到湖北乡下读中学,早餐时的油炸花卷和午餐时麻油淋过的蒸藕最好吃。现在想想,就是贪恋那一点油水。

  大学时代,食堂小窗口单独付费的小炒牛肉最好吃,不过因为家贫,没有机会自己去买,只是同寝室的哥们分给我一点尝过。

  大学毕业的我,184cm,62公斤,饿的。

  一工作就常驻美食之都——重庆。住在谢家湾,有很好吃的黄家米线,鸡汤榨菜猪肝鸡腿,一碗下去,爽得很。还有园外园旁的天府山珍,鲜美无比。还有叫海陆空的乌龟蛇炖乌鸡,滋补得很。还有烧鸡公,井口的芋儿鸡。至于满街的麻辣烫就不说了。一年内,长到80公斤,像个爷们样了。

  毕业到武汉,正是几家大餐饮创业的时候。三五、小南京、谢先生……好吃的餐饮多得不行。不过因为刚有点小钱,所以急于吃鱼翅、燕窝、鲍鱼。那时的菜单俗艳之极。

  后来到上海发展。刚去时极为排斥上海风味。直到在夏味馆吃了一顿美味的薰蛋、糖醋小排,加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多来咪(用蟹黄、蟹肉、虾仁做出的特级大杂烩),顿时为之倾倒,至今不渝。直到现在一到上海,必去夏味馆。后来陆续喜欢鼎泰丰的极品汤包(在上海的鼎泰丰就是风骨不凡,到了深圳中信里的鼎泰丰惨不忍睹)、避风塘的宵夜和奶茶、华山路上海鱼亭的白切三黄鸡、鲫鱼蒸蛋。上海菜吃得我入骨缠绵,连工作的写字楼下的清炖鸡套餐都令人倾倒。

  再后来到成都工作。真是天府之国,终于吃到不辣的川菜,刘连锅的番茄排骨火锅、南门的鲍鱼火锅、正宗的天府山珍。银杏酒楼的新派川菜、喻家厨房的私房菜、鹦鹉酒吧的法式越南菜……好吃的太多了。双流的东西好吃(不是老妈兔头),金水缘餐厅的川菜正宗得让我五体投地。回锅肉,宫保鸡丁,黄瓜肉片汤,凉拌折儿根,普通菜让人陶醉,极品高手。

  刚到福建,觉得美食就离自己远了。吃来吃去,就是佛跳墙,其实很腻。

  最近几年在长沙,湖南菜也算不错。湘鄂情的湖南官菜(土菜做得有官样)。良友水鱼城的水鱼,滋补而不腻。君庭会的一品汤,喝得荡气回肠。还有五一广场旁的鹿港小镇里的银鱼火锅、猪脚炖鸡也很好。当然桂花公园里天地轩的新派湘菜也很棒。

  说到这里,旅行途中好吃最多的是香港,翠华茶餐厅的猪仔包,墉记的烧鹅,阿一鲍鱼,港岛香格里拉的苏眉、鲤鱼门的各类海鲜,甚至马可波罗香港酒店的夜上海,好吃得不行。

  最难吃的是埃及。尼罗河的食品简直就是一场噩梦,就是香皂炖肉的味道。最好笑的吃法是迪拜——几种树叶一个烧饼一杯水。虽然是在比帆船酒店更牛的古堡酒店。

  到福建久了,也发现了很多自己爱吃的美食,云霄的水面就极度好吃,在厦门金雁酒店发现了味道独特的冻猪蹄,还有姜母鸭、面线糊。吃出感情也就爱上了这个城市。

  美食就是记忆,许久之后,会忘了一个城市的街道建筑,但美食的感觉和联想,却会萦绕不绝。

  (作者简介:金健,厦门商会常务副会长、山海树集团执行董事、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