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2月26日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圈子”会所 非营利倡慢生活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会所完全是我们自娱自乐的场所。”陈先生说,他们没有聘请服务员,会员进入会所都是自助的。

  □  谢伟端  林劲峰

  

  如今,部分人聚会仍然习惯于到灯红酒绿的场所,或是喝酒划拳,或是唱歌摇色子。但有一些人已厌倦了这种声色犬马的聚会,福建泉州新门街一老厂区有一个由20多人自发创建的会所。据泉州晚报报道,会所没有服务员,不营业,只为“圈内人”服务。会所发起人陈先生说,商旅不只是追金逐利的生涯,更是个人素养的不断提升。“会所让我们这群有共同爱好的人聚在一起,是专属于我们沟通交流的平台。”

  

  空间 休闲而私密

  

  最近,记者进入会所探访。

  会所一楼是中式风格的建筑,主要提供给会员聚会和商务接洽。一进大门,就是一个小水池,小水池上两个铁制龙头和大象头正在喷水。水池东侧和西侧各摆一张石桌,“石桌是会员从外面淘来的天然大石头”,石桌旁边有若干张竹椅,桌子上有茶具。东侧石桌旁是一口老井,“我们在装修时找到这口已经废弃的井,就把它恢复。”西侧石桌旁辟出一块地,种植花草。坐在竹椅上品茗畅谈,聆听着涓涓细水声,身心舒缓。

  绕过水池,进入会所的大厅。大厅四周都放着奇石,墙上挂着书画作品。它们都是部分会员从家里带过来,与大家分享的。这些作品平添了会所的品质,“会员带客户来,觉得更有档次。”平时,会员还可以通过参观作品,得到艺术的熏陶。

  大厅正中间摆放着一张可供20个人环坐的主桌。过年过节,会员们都会组织聚会。有时候会员还会邀请名人过来,举办小酒会,这些活动大多安排在这个地方。而在平时,有的会员开公司的高管会议,也到这个主桌。“一些公司的务虚会或年会,如果在公司的会议室里开,让人觉得太正式;而到会所开,就会显得轻松、随意些。”

  大厅的西侧是3个小包厢。“会员要来之前一般都要打招呼,以便错开时间。”但有时候安排不过来,还是同时会来好几拨人,每拨人就使用一个包厢。

  大厅北侧屏风后面,摆放着一张桌子,桌子上面有茶具,桌子旁边的橱柜里放着扑克牌、麻将和茶点。“这里与大厅隔离,比较私密,朋友们一边喝茶、吃茶点,一边打牌、打麻将,很休闲。”

  

  享受 城市慢生活

  

  相比一楼,二楼则是欧式风格,显得更自在、更休闲、更好玩。

  一楼到二楼楼梯的转角设了红酒专柜,陈列着各国进口红酒。二楼的墙上挂着一个飞靶,正中间是一小酒吧吧台,吧台后面的玻璃柜内也放着满满的红酒。吧台的前方有一个休闲沙发和3张小桌子,“会员可以带着家人或朋友来到二楼喝点小酒,尽情享受城市的慢生活。”

  二楼东侧一角是个雪茄专区。会员们可以在这里抽雪茄,没抽完的雪茄还能把火灭掉,放在柜子里,下次来再继续品尝。二楼最有创意的是移动的自助餐台,配备有微波炉、煤气灶、餐具等。会员们经常自助煮火锅或烧烤,“有些会员还从公司带个手下来帮忙。”会员朱先生说,会所还举办过烧烤活动。如果二楼的地方不够大,有些桌子还会移到一楼外面的空地上。

  

  缘起 圈子文化

  

  会所发起人陈先生和其他一些朋友形成了一个社会圈子。他说:“以前,朋友们聚会都是到酒店、KTV,无非就是喝酒玩乐。”这样的聚会多了,大家都觉得比较厌烦。

  不仅如此,客户来谈业务,安排在哪里招待也是件烦心的事。如果安排在家里,非常不方便;安排在厂里的办公室,很多是生产型企业,办公室比较脏乱;如果安排到外面一些公共场所,又觉得不够私密。

  “我们发现在国际化大城市里,会所已经成为一种必需品。”现代社会,人与人的交往通过一定方式实现,同时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圈子及圈子文化。会所是人际关系圈子化的具体形式之一。会所结合传统与现代,吸引着人们对共同话题的认同。会所是圈子文化的重要构成件,其原因不在炫耀,而是有其社会性、休闲性的双重特性。它是同圈子人群信息交流的地方,也是工作以外的另一个家。

  2010年,他们将一幢2层楼、50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装修一下,建成了会所。“我们发现这里的环境很别致的,就一起把它租下来。”他们觉得这样一来方便朋友相聚、商务洽谈。

  “会所完全是我们自娱自乐的场所。”陈先生说,他们没有聘请服务员,会员进入会所都是自助的。他们可以选择任何时间,带上自己的家人、同事、朋友或客户到会所,会所因此成为会员除家庭、工作之外的“第三场所”。

  

  未来 再提升品质

  

  据介绍,现在会所有20多名会员,大家带来的朋友也都是社会各界的精英。“我们设了很高的门槛,宁缺毋滥。”新会员加入,必须有老会员推荐,相当于是做担保;加入后还需有3个老会员考察。“有些暴发户,就算家财万贯,我们也不让它进入。”

  如今,不少会员常会邀请艺术家们来会所画画、写字,挥毫泼墨场面屡见不鲜;或是带一些文化艺术作品来与大家分享;或是来段演讲,相互交流一下自己创业的成功经验…… 

  会员们的品位得到提升,身心也得到放松、休整,最终,消费观念还得到改变,享受了一个更健康、更有品质的生活。

  “下阶段,我们将不接待外人。”会所将完全只对“圈内人”开放。

  

  突破习俗 窥见新生

  

  泉州有无酒不成宴的习俗。老板们在商务洽谈、办事时,似乎没有酒就不能成功。这样的习惯长久以来渗入生活,朋友之间,劝酒、干杯、划拳、拼酒,酒桌上气氛看似热闹非常。

  但长此以往,很多人的身体都亮起了红灯,多数人也早已厌倦和疲惫了醉生梦死的生活。可是,他们并不知道如何改变,而是习惯性、机械化地延续着往日的饮酒、玩乐。

  会所的出现,在传统习俗的坚冰上破开一个小洞,通过它,人们窥见了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发现更健康、更有品质的聚会方式。

  如果你有一个朋友圈,你们也想改变现在的生活,或许能在一些有创意的例子中,找到可供借鉴的点子。你们也可以找到自己不俗的“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