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过去,我们需要总结中国企业何以成功,甘肃企业何以成功。时至今日,我自己不敢妄言成功,因为只有在抗击各种风险中屹立不倒,持续发展者方可称之为成功。改革开放三十年,有2-5%的中国民营企业有了十年以上的生命周期,然而这仅称得上有了事业和产业的基础,奇正即是其中之一。
面对未来要走的路,我们深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是企业防范风险的根本基础,只有责任和诚信才会逐步奠定企业的长寿基因。
面对多元价值观,必须让企业有灵魂。
我们处在快速发展的三十年,在改革开放路线的指引下,中国经济发展持续提升,国家实力大大增强。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充满机会和令人兴奋的时代,拥有更多的创意、科技、时间,甚至更长的寿命,懂得参与其中的人,创造了无限的商机及庞大的社会财富。
但与此同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复杂多变,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彷徨。在改革三十年来,我们慢慢走向了管理学界称为文化力制胜的时代,不同的价值取向,造就了企业千差万别的文化形态。
文化不是艺术品,也不是企业时髦的外套,更不是宣传口号,而是企业的价值追求,驱动着企业的选择,决定着企业的成就。奇正藏药在走过的十五年岁月里,从未停止过企业走向何方和如何走的思考,得益于走进藏医药这个独特的领域,得益于顶尖级大师的引领,奇正的高管团队和全体员工探索和学习高原蕴藏的纯净文明,以汉文化所尊崇的“仁、义、礼、智”的善之萌芽,和西藏文化所倡导的弃恶向善的基本理念为根基,共同创造了“向善利他,正道正业”的正确价值观,不断完善和实践了“善待体系”,历练了企业管理层与员工的素养,使企业奠定了持续发展的基本能力。
面对发展需求,首先善待员工。
企业资源之首是人才,惟有善待人才,才会有善待其他资源之效。
奇正要求高管团队“善待员工,承担人力资本增值的责任”,在员工培养方面担负如下责任:
不断完善选人、育人的方案,制定有吸引力、有凝聚力的激励机制;明确奖励超额完成业绩者,实施有效激励机制,使认同公司文化、有创新才能和强烈敬业精神的人才脱颖而出,在关键岗位空缺时,能够有内部培养的合适人选接手;保持旺盛的事业激情和可持续的学习能力,随时与员工分享成功经验,传递人生智慧,做员工的朋友,风趣而富有亲和力;把挑战性的工作交给有潜质的员工,赋予发挥、成长的空间;广泛听取不同层面员工意见,并有效应答解决,听取反馈,坦诚直率地批评处罚违纪者。
面对太多的诱惑,必须善待资金。
回顾中国企业经历的风浪,其实最大的风险不是在创业初期的步履艰难,四顾无助的境地,而恰恰是在企业有了一定的积累和名气,身后赞美和逢迎不乏,身前迎候和采访不断,甚至银行都会主动表态支持,又有产业扩张的自身需求,这种诱惑促使企业面对的风险才是最大危险。
正是基于对投资风险、资金风险的掌控应对,把现金安全置于首位,奇正制定了高管团队“善待资金,承担资产安全增值的责任”。
随时研究观察,保持对政策、市场变化的敏感,保持对技术前沿的追踪,善于捕捉和突破稍纵即逝的战略机会;多方听取意见,给予投资项目客观、明确的评价,承担责任;坚决砍掉因形式主义制造出来的工作项目费用;坚持科学严谨的态度,努力了解并把握管理部门的业务和真实性支出情况;不论何时何地,坚持发扬奋斗、节俭的美德,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面对发展需求,必须善待社会生态。
创办企业,身处群体社会,和气祥瑞必能带来和合,得道方能多助,首要的是我们要承担社会责任,在创办企业的过程中踏实做事,低调做人,做到宽厚泽人,谨慎谦和。
奇正制定了高层管理者“善待社会资源,承担营造企业良好经营环境的责任”。
建立与公司战略相适应的公益活动规划,建立对社区及弱势群体的帮助机制和对环保项目的参与机制。
注重得到政府的支持和引导,通过相应的示范作用和建议,体现企业社会责任,增进相互了解,推动支持和协作。
参与有一定影响力的行业协会的活动,推进建立行业间的沟通,扩大企业学术影响。
通过战略性地承担社会责任,最大限度地对社会施以积极影响。
建立利于企业形象传播和品牌建立的媒体支持网络,形成适宜、灵活的媒体互动关系。
面对虚幻的成功,必须善待权力。
在信息化的社会中,企业家要追求企业成员和合作者融洽有效的服务,首先不要去培训和教育别人,而在于用行动作出榜样来。
企业家的个人行为要在企业内部成为员工尊重、仿效的楷模;在企业外部不遗余力传播企业文化,成为本企业文化的代言人与维护者。
企业家要积极倾听内部、外部的不同声音,深入了解、质疑,态度鲜明地反对错误观点,修正片面看法。
企业家要想得到尊重和拥戴,就要懂得首先在每日播下尊重员工、拥戴他人的种子;要想得到利润增长和成功,企业家就得每日播下付出的种子;要想远离烦恼,企业家就得每日播下让他人愉悦的种子,从他人的愉悦中感受快乐,从企业经营中感受知性的喜悦。
无论是老板还是领袖,无论别人如何称呼头衔,并不意味着给我们授予了王冠,而是赋予了我们一项职责,将意味着我们必须不断充实拓展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培养奉献精神,使其他人身上最好的潜质发挥出来,推动人们更有远见、能力和动力,用实业守护精神价值,一个企业家将因此而不是因为财富获得社会真正的尊敬。
(摘自甘肃晋商商业联合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