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2月19日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求同存异 东莞13民企抱团掘金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陈骏良透露,由于东莞市房地产协会在邦联公司成立,东莞民企抱团发展起到的协调作用,省房地产协会予以了高度肯定,并表示将推广东莞经验。

  继民盈集团之后,东莞又一家“超级民企”浮出水面。近日,一则招聘广告让光大集团、新世纪集团、东糖集团、宏远集团等13家东莞本土知名企业组建的东莞市邦联实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邦联公司”)正式进入公众视野。

  记者从多方渠道了解到,邦联公司2010年就已注册,注册资本为6.08亿元,主要负责南城总部基地的开发。光大集团新生代企业家陈健民出任邦联公司的法人代表和董事长。而邦联公司此次启动的招聘工作,则向外界表明该公司已经开始了业务的实质性运作。  

  光大领军“超级民企”  

  据东莞日报报道,根据邦联公司的招聘广告,记者从东莞市工商局查询到了该公司的相关资料。资料显示,邦联公司于2010年11月29日成立,注册资本60800万元,法人代表是陈健民。经营范围为实业投资,房地产投资,企业管理,投资管理(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决定禁止或应经许可的除外),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凭有效资质证经营)。

  记者还查询到,13家出资企业中,东莞市光大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出资比例最高,占18.75%,达1.14亿元,其次为东莞市东糖集团有限公司,占12.5%,出资7600万元。其他11家企业均为6.25%,各出资3800万元。

  其余11家企业分别是,东莞市快意实业投资有限公司、东莞市东物置业发展有限公司、东莞市新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东莞市东晟实业投资有限公司、东莞市富锦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广东宏远集团有限公司、东莞市大中实业有限公司、东莞市新世纪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东莞市中天力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东莞市嘉宏集团实业投资有限公司、东莞市建工集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目标直指南城总部基地  

  如同民盈集团成立的初衷是建设“民营经济总部大厦”,邦联公司成立的目标也极为明确,那就是开发建设被誉为“东莞最大型城市综合体集群、中央商务区的首发项目”——南城总部基地。

  在邦联公司位于高盛科技大厦的办公地点,邦联公司营销经理何华平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据何华平介绍,邦联公司成立于2010年9月,负责开发建设的南城总部基地项目已经启动。

  南城总部基地的9块地是在2010年9月进行了拍卖,吸引了光大、万科、宏远、新世纪、富盈等19家房企参与,在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竞拍后,9块地分别被新世纪、元晨与中惠、万科、宏远、上海华中与康华投资、建工、富盈、中天力通、光大依次夺得。其中,最大的一块地被光大地产收入囊中。

  值得关注的是,拍卖的9家企业中,除万科以外,另外8家企业几乎都参与了邦联公司的组建。  

  ■相关链接  

  东莞民企抱团的标志性事件

  1、2008年,厚街60多家民企组建商汇集团,一度融资达4亿元,开发建设被誉为华南“中关村”的东莞兴业国际电子交易中心。

  2、2010年,13家本土民企组建邦联公司,注册资本6.08亿元,开发建设南城总部基地。

  3、2011年,东莞23家本土名企组建民盈集团,注册资本达20亿元,开发建设民营经济总部大厦。  

  ■幕后  

  房地产协会

  倡议13家企业求同存异

  一直以来,东莞民营企业的抱团备受诟病。此次13家本土企业是如何消除异见,求同存异地走到了一起?

  对此,东莞房地产协会秘书长陈骏良披露了邦联公司成立的全过程。

  秘书长发出联合开发倡议

  2010年9月,南城总部基地9块地正式完成了拍卖,光大、富盈、万科等9家企业成功拍得地块,其中,光大所拍到的地块面积最大。

  “当时我就想,9块地都很小,单独去开发很麻烦,为什么不成立一家公司,大家一起来开发呢?”陈骏良说,之所以萌发联合开发的想法,主要是9家企业拍到的地都很小,各自开发很难做出好的项目。

  想到做到,陈骏良随即把自己的想法形成了一个倡议,然后与9家企业一家一家去谈,除万科以外,其余8家东莞本土企业都表示愿意联合开发。

  “现在说来很轻松,其实过程很麻烦”,陈骏良表示,为了实现联合开发的目标,他给每家企业都发了倡议书,并且一家一家去解释、说服。经过大约4个月时间的协调,8家企业最终同意联合开发的倡议,并随即在2010年11月29日正式注册邦联公司。

  “邦联”起初叫“联邦”

  对最后注册确定的这家总公司——东莞市邦联实业投资有限公司,陈骏良还透露了另外一个不为人知的“内幕”,当初在定公司名称的时候,大家的想法是叫“东莞市联邦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寓意为几家企业联合组建的公司,但最后到工商部门登记注册时,才发现有一家取名“联邦”的快递公司,最后不得不倒过来,改名为东莞市邦联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反正意思都一样,就这样定下来了”,陈骏良说,几家企业联合开发力量更大,项目也更容易成功。

  陈骏良透露,由于东莞市房地产协会在邦联公司成立,东莞民企抱团发展起到的协调作用,省房地产协会予以了高度肯定,并表示将推广东莞经验。  

  ■深度阅读  

  东莞将进入民企抱团高峰期

  与此前的民盈集团相比,邦联公司虽在体量、注册资本、投资额上有所不及,但紧随民盈集团成立的邦联公司却在不断印证一个事实:东莞民营企业正逐步走上抱团发展之路,东莞民企单打独斗的时代已成过去。

  记者查阅的资料显示,民盈集团的注册日期为2010年9月21日,而邦联公司的注册日期为2010年11月29日。两家公司成立的时间相差仅2个月。两家公司成立时间如此之近,并非偶然,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或许是东莞民企步入抱团发展高峰期的强烈信号。

  事实上,在民盈集团和邦联公司之前,东莞民企早已开启了抱团发展的探索。在探寻东莞民企抱团的征程上,王玉成家族是不折不扣的探路者。

  2008年,由厚街60多家民企组建的商汇集团正式成立,这家囊括了王氏家族、富盈集团“刘氏兄弟”在内,被称为东莞第一家由镇级商会自发组建的民营集团企业,一度融资达4亿元,成为担负厚街乃至东莞探路民营企业抱团发展的希望和模板。

  此后,经过几番努力,2011年,王氏家族牵头的民盈集团终于面世,并负责东莞民营经济总部大厦的开发建设。

  从商汇集团,到民盈集团,再到邦联公司,东莞民企抱团的步伐从未停止。

  东莞房地产协会秘书长陈骏良认为,此前关于东莞民企不喜欢、不擅长抱团发展的论调并不确切,前些年东莞民企之所以抱团很少,主要源于东莞民企还处在扩张阶段,自身还处于发展壮大期,重点在于单个企业的做大做强,而如今,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积累,东莞民营企业已经步入一个发展的成熟期,开始关注身边的同行,开始注重协作发展,抱团也就水到渠成。

  陈骏良认为,随着东莞民企步入成熟期,今后抱团的现象将越来越多。

  在陈骏良看来,东莞之所以出现抱团的高峰,除了民企自身发展阶段的变化以外,民企间协调机制的建立和成熟也很重要,行业协会的成熟与发挥作用是东莞民企抱团发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