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从近日山东能源淄矿集团埠村煤矿召开的职代会上获悉,2011年,该矿原煤产量完成103.29万吨,再创一个百万吨年。
始建于1958年,1962年建成投产,至今已有50多年开采历史的埠村煤矿,好煤层都吃没了,只剩下在断层带、边缘带啃骨头。该矿在资源枯竭,开采困难增大的情况下,为确保产量不下滑,积极创造条件上综采和探索高水充填开采技术。同时,在受水威胁的煤层和“三下压煤”区实施条带开采,并于2009年初确定了百万吨水平保持10年的目标。2011年是连续实现这个目标的第三年,其中保持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抓了条带开采管理。
“条带开采,是在同一个采煤面,布置多个条带开采块段,既保证了正常出煤,又确保了大水威胁采区开采煤安全和地面建筑物不受影响。”该矿技术副总工程师徐德新介绍。
他们是如何保证条带工作面接续开采的?
“我们采取了一推采一掘进的方式。”徐德新说。在采煤队开采第一个条带块段时,同时安排掘进外切眼。掘进切眼实行三班循环作业,形成掘进、安装设备、打设支护一同进行的完整生产链管理。据了解,每个采煤队单班掘进可达6米,每道切眼可比推采工作面块段提前两天结束。既为接续开采创造了条件,还可掘进出300吨煤,具有双重效果。
在新切眼掘进结束后,他们要求采煤队抽出安装小组突击装面。支设两行基本柱、一行切顶线柱、一行备用柱,调试机组和溜子,安装防尘设施和检测仪器,这些物件都达到规程、措施规定后,新条带块段采煤面就形成了。
为确保撤面搬家尽量不掉产,该矿推行了一日管理法。在一个条带开采块段结束后,先由准备队突击一个班撤出循环溜子和机组,再由采煤队集中两个班撤出工作面支柱,并将固定溜子缩至新开采块段面门口。如此一来,一个条带块断面从撤出到搬家,只用1天时间。职工们称这种速度为“开采接力跑”。
条带开采处在特殊的环境和自然危险因素下,也引起了该矿领导对安全的高度关注。在布置每一个工作面条带开采前,他们都提前做好煤层下底板水的物探、钻探,掌握可靠的水文资料。在具有充分把握的条件下,加快条带推采增产量。以采三队为例,2011年,共推采24个条带块段面,一个队的年产煤达到12万多吨。
条带开采工艺,使得该矿保持了正常采煤接续和月产不下滑,让百万吨产煤水平得到了持续接力。“目前,高科技置换开采技术尚未在受水威胁煤层和‘三下压煤’采区完全落地的情况下,条带开采工艺是一项增加产量的好方法。”该矿采三队技术主管赵书生给出说法。(刘连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