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2月16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警惕富饶经济下的文化贫困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中央提出“文化兴国”战略,对未来中国的发展极具政治意义。文化交流中的逆差,国际竞争中的劣势,关系的绝不只是市场份额的大小、产业较量的成败,更关乎意识形态主动权的得失、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强弱。面对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世界格局,面对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强大挑战,如果我们不能形成自己的文化优势,就无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高扬社会主义文化理想,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捍卫国家文化主权。

  “文化兴国”主轴是如何型塑与打造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其重点在于如何提高国民素质,并让中国的文化产业走向世界。而在这两方面,毋庸置疑,日本仍是最佳的参照物。

  2011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跨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军事力量也位居世界前三名,然而“文化软实力”却远远跟不上。虽然中国因历史悠久、地大物博而拥有最丰富的文化资源,然而中国的文化产业在世界的地位,还不如人口只有中国3.5%的韩国;此外,虽然中国人变得有钱了,然而国人并没有因此在国际社会得到更多的敬重。

  自2006年开始,美国《时代》周刊在56个国家进行的“国家形象”调查显示,日本连续5年稳居世界榜首,中国排在第五,落后于第三的新加坡。此外,英国广播公司国际部在27个国家调查被访者对在世界具有影响力的17国的观感,日本自2006年以来一直在“对世界的正面影响力”方面排在第二至第四位,在亚洲国家中居首。另外,由位于悉尼的“经济和平研究所”主持的“世界和平指数”排名,在153个国家和地区中,日本连续两年排名第三,中国则远远落后,排在第80。

  著名学者托夫勒有番这样的表述:“哪里有文化,哪里早晚就会出现经济繁荣,而哪里出现经济繁荣,文化就更快地向哪里转移。”然而,现实却是中国东部经济发达,但文化缺失,尤其是以道德为核心的文化已经滑向边缘,一切向钱看齐,这是对文化本质的背叛,陷入富饶经济下的文化贫困境地。(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