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1月17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实施素质提升工程 员工企业共同发展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彭绪军 王淑萍 高颖敏

  

  随着时代发展,企业员工不再把经济收入作为唯一追求,而是更加看重个人的成长空间、发展前景。山东能源新矿集团认识到,员工发展是企业发展的根基,他们坚持“两个发展一起抓、两个发展一起要”,在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同时,积极创建学习型企业,大力实施员工素质提升工程,拟在“十二五”期间着力培养十名科技创新带头人、百名高科技人才、千名高水平管理人才、万名高技能人才,以此带动全员学技术、学业务,实现广大员工学历职称升级、业务技能提升、工作实绩显著,为员工成长进步拓宽通道,让员工与企业一起发展。

  

  一、引导激励并举,

  激发内动力

  

  创建学习型企业、提升员工素质,关键是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形成主动学习的风气,根本是要激发职工个人自觉学习的积极性。新矿集团从三个方面入手,激发员工学习的内动力。一是领导带动,形成学习风气。新矿集团以党委中心组学习为龙头,抓好各级领导干部的学习,做到了三个结合,坚持既当老师、又当学生,在个人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的同时,通过现场问答、当老师教学辅导等形式,指导员工学习。二是愿景驱动,成就员工梦想。教育引导员工明确学习对于企业发展和个人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将企业发展与个人成长发展、学习规划与人生规划结合起来。制定个人素质提升计划,明确学习和成长愿景,为全体员工进行岗位分析评价,逐一规划生涯设计,明确职业发展路径和空间,拓宽员工职业晋升通道,使职工明确自己学习的进步和收获。三是政策推动,鼓舞学习热情。为鼓励员工乐于学习、积极学习,新矿集团研究制定了激励学习的优惠政策,靠政策导向增强学习积极性。搭建展示平台,对于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学历升级、技能进位、实绩突出的员工,政治上同等条件下优先加入党团组织,及时纳入企业人才库,工作需要选聘时优先使用,近年来有1000多人得到了升级使用;经济上给予职技补助或一次性奖励,特殊人才由企业出资送出去进行培训学习。

  

  二、搭建宽广平台,

  增强学习力

  

  为增强学习效果,新矿集团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学习形式。创新培训内容和方式,坚持脱产培训与业余培训结合、短期培训与中长期培训结合、内部培训与外部培训结合,分专业、分层次搞好正规化培训,保证员工每年都有参加培训的机会。发挥党干校、技校、职大教育培训的主阵地作用,通过引进外部师资、与单位联合办班、组织流动课堂等措施,使培训的针对性更强、质量更高。贴近实际,服务生产,改变传统的单一培训方式,努力推广个性化、差别化培训,尤其注重能力培养,灵活运用启发式、研讨式、互动式、模拟式、现场式、菜单式等多种培训方法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千方百计为职工学习求知创造条件。新矿集团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具有煤矿特点和时代特色的员工读书会、青年主题论坛、女工周末学校、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技术创新和科技攻关、比学赶帮与选典树标、“青工拜师学艺、争当金牌师徒”、 “大学生带班实习班组长” 等活动,让员工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锻炼和彰显自己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超越能力。特别注重典型带动,采取竞技比赛、成果公示、单位推荐、公众监督、专家考评、综合评审等方法,选树科技创新带头人、高科技人才、高水平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各类先进,大张旗鼓进行宣传表彰,起到了示范带动效应。

  

  三、坚持知行合一,

  提升实践力

  

  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把实践作为学习的重要环节、根本评判,实现了学习成果的良好转化。着眼提高员工的实战能力,在抓好课堂学习教育的同时,加强现场演练操作。建设了集模拟掘进巷道、模拟采煤工作面、模拟采区副提系统、实习教学车间、实习教学试验室、电气维修实习车间等于一体的实景培训基地,安设了采掘机械、综掘机、扒装机等20余种电器设备,可同时满足采、掘、机、运、通五大专业共23个工种的岗位操作培训需求,员工在地面就可以模拟井下生产操作,成为全省首家综合性职工培训基地,被评为“中国企业培训示范基地”。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学习演练活动,“专家带徒弟活动”, 签订专家以师带徒协议,实行新老工人“一加一双人岗”监护制度,师徒合同期满后,经理论考试、实践考试、基层单位测评,奖优罚劣;“管理者教练活动” ,就是管理者走到哪里,就督查到哪里,研究到哪里,训练到哪里,实现管理人员由“命令、安排、惩罚”到“监督、宣传、指导”的职能转变;“现场工序安全模拟训练”,由过去的“岗位操作”延伸到“生产工序”,是对“手指口述”的丰富和发展,建立了143个工种的工序模拟操作流程,并进行现场演练,达到了规范操作标准、辨识危险源和优化生产工序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