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1月11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如何有效避免内管问题重复发生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张林

  

  随着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的不断深入,很多影响行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科学管理、民主管理、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但肯定成绩的同时,依然不可忽视一些矛盾的存在:行业内管工作仍然面临认识不到位、制度不健全、机制不灵活等一些问题,内管人员“不敢管、不愿管、不想管”的现象还没有完全杜绝,导致发现的问题整改不到位,甚至相同问题多次重复出现,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内管长效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

  当前,如何建立避免相同问题重复发生的整改机制,提高内管工作实效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只有通过此机制的有效运行,才能真正解决以往相关部门“边整边犯,前整后犯”的老毛病,才能真正体现出内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是要提高各级领导对内管工作的重视。要定期组织各地市局(公司)局长(经理)、副局长、副经理召开内管工作会议,切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给予内管工作大力支持。同时,要将内管工作的好坏作为考核营销、配送、专卖等部门领导工作业绩好坏的标准,提高各相关部门领导配合内管部门的主动性,形成内部监管的良好氛围,确保内管工作顺利开展。

  二是要建立顺畅的监管与被监管关系。目前,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营销、配送等被监管部门对内管部门怀有抗拒心理和抵触情绪,认为“你是来管我的,是站在我的对立面的”。试想,如果监管部门与被监管部门长期处于对立面,处于“敌我”关系下,只能使内管部门越来越孤立,怎能开展好内管工作呢。因此,我们应当进一步协调好与营销、配送、专卖等部门的关系,要让他们意识到内管部门监管他们其实是在帮助他们,督促和指导他们做到规范经营,从而避免出现不规范经营行为而导致受到处分。只有形成一种良好的监管与被监管关系,营销、配送等被监管部门才会虚心接受内管部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从而真正意识到自己管理上的漏洞和工作上的失误,并彻底整改到位。

  三是要树立更加合理的业绩考核导向。目前,省局(公司)对各地市局(公司)的考核仍然是以考核与卷烟销量挂钩的各项经济指标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市公司业务部门“重销量,轻规范”,甚至在销量任务完成情况不太好的情况下不惜铤而走险。因此,省局(公司)应完善现有的考核办法,减少各地市局(公司)的卷烟销售压力,给他们一个缓冲期,使其充分挤掉销量中的“水分”,并逐渐意识到规范经营所带来的好处,从而做到在规范经营的前提下,实现各项经济指标的健康、稳定增长。

  四是要加强重点关注品牌购进环节的监管。要将本地容易被不法烟贩收购外流的卷烟品牌作为重点品牌予以重点关注,要求市公司逐年减少重点关注品牌的购进量,直到该品牌无收购现象并退出重点关注品牌为止。并且,还应将各地市局(公司)的重点关注品牌购进量的同比、环节减少幅度以及外流的数量作为省局(公司)对地市局(公司)的年终目标考核内容之一,甚至作为加分项目,从而在源头上有效减少各地市重点关注品牌卷烟被不法烟贩大批量收购外流情况的发生。

  五是要切实加强营销策略的监管。内管部门应全程参与营销策略的制定和执行,对不科学、不规范的营销策略应及时要求营销中心改正。同时,营销中心也应在“事前”及时向内管部门报送相关材料,主动配合监管,确保制定的营销策略更加科学、合理,通过采取多次、少量的方式向特定客户供应重点关注品牌卷烟,从而提高不法卷烟收购卷烟的门槛,有效防范非法收购卷烟行为的发生。

  六是要配齐、配优内管人员和办公器材。目前,内管工作对内管人员提出了高素质、高能力的要求,因此,各单位应为内管部门配齐、配优内管人员以及车辆、电脑、照相机、录音笔等必须的办公器材,并保障内管人员的专职性,确保内管人员有时间、有精力、有信心做好内管工作。要从岗位工资系数、专卖(营销)职业技能等级等方面入手,提高内管人员的待遇,切实提高内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切实打通内管人员的晋升通道,各单位开展的竞争上岗、提拔任命等相关晋升事宜,应对内管人员一视同仁,确保高素质人才自愿留在内管工作岗位。要建立相关内管人员进入、退出和交流机制,搭建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平台,实行动态管理,打造专业性强、业务素质高的专职内管队伍,确保内管工作取得实效。

  七是要建立问题通报和整改情况跟踪机制。以往,内管部门发现问题后,只是简单地下达一份整改通知书,而没有向单位领导或上级领导进行通报,所以没有引起领导层的重视,并且,内管部门下达整改通知书后,也没有对相关部门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和督导,所以也就无法评估相关部门是否整改到位或者真的进行整改了,这种职能本位的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相关部门相同问题重复发生的不良现象。因此,我们应建立一套完善的问题通报机制,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向单位领导报告,由单位领导签署意见后向全市系统进行通报,要求责任部门进行限期整改,整改结束后要将发现的问题和整改情况报送省局内管处备案,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对相关问题整改情况的重视程度。同时,还应建立问题整改情况的跟踪督导机制,对整改效果进行评估,不符合要求的应重新进行整改,并要求相关部门做到“举一反三”,定期对相关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确保类似问题不再重复出现,否则应予以重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