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长得名得实惠,金牌员工外出观光,如今的班组长可风光啦。”2011年,安徽淮北海孜矿通过“四条激励线”扎实推进班组建设,让班组长有名、有利、有地位,谈起“金牌班组长”,职工们赞不绝口。
荣誉激励增热情。该矿每月开展“金牌班组长”、“金牌员工”评选活动,实行一月一评比一表彰,将各班组现场安全状况作为重要参考依据,严格按照评选标准进行考核,明确规定:前8名的班组长在全矿干部大会上公开表彰,个人给予1000元的奖励;月度当选的“金牌班组长”和“金牌员工”,矿上统一组织其携家人外出旅游。2011年,该矿组织90余名优秀班队长和职工携家人到北京、黄山旅游休养,营造了班班争先创优、人人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
政治激励添动力。该矿对一线班组长政治上关心,成长上扶持,唯才是举,唯才重用,一方面将优秀班组长列入重点发展对象,对工作表现突出的班组长优先发展入党,去年发展的23名预备党员中有9名是班组长,35名积极分子中有20人为班组长,强化了“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把业务骨干发展成党员”的导向。另一方面将班组长纳入矿后备干部的“人才库”,加以管理和培养,提升班组长干事创业的动力。
经济激励重待遇。每月班组长领取应得工资、奖金外,该矿还根据安全状况、产量任务、出勤、材料消耗等考核条件及结果,符合条件的另发给班组长岗位津贴,去年共为421名班组长兑现津贴70余万元。矿上在发各类单项奖励时,均按矿文件规定,给予提高系数,让班组长在经济上多拿一块,有效调动了班组长的工作积极性。
竞赛激励促活力。该矿把班组建设不断向深度、广度拓展,年初制定“岗位大练兵、技术大比武、素质大提升”“三大”竞赛活动,矿上拿出10万元对竞赛优胜者进行奖励,工会每季度举行10个工种的技术比武,各工种前三名分别给予1000—500元现金奖励。其中,防突区钻机工朱虎、保运一区四大件机工魏志军等8名职工被评为“金牌员工”,分别获得奖励1500元,综合技能的大比拼,促进了班组建设的“百花齐放”。(丁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