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1月05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节日里的“坚守哥”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编者按:

  随着新年钟声敲响,2012年迈着欢快步子向我们走来了。在阖家团聚共享温情时,这群忘我工作的煤矿人,他们冒着严寒,舍小家,为大家,坚守在工作岗位,在地下百米、千米深处为人们采撷温暖的火种。安全为天,梧桐庄矿、埠村煤矿、柏林煤矿、唐口煤业……在新年第一天、第一个班,践行“超越”,安全管理精细化从“元”头抓起,以确保全年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2012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每一个工友都怀揣一个梦想与渴望,在踏上新的征程上,只有时刻装着一颗安全责任的心、牢记安全目标,脚踏实地地工作,肩负起责任,敢于拼搏,才能增加实现理想和愿望的砝码,我们也共同期待明天更美好。

  2012年元旦,万家团聚,同贺新春。位处冀南的冀中能源峰峰集团,百里煤城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悦。有这样一群矿山人,舍小家为大家,坚守在工作岗位,成为守护平安幸福的“坚守哥”。

  

  600米井下,坚守平安

  

  梧桐庄矿井下距地面666米。

  1月1日,新年第一天,早4点50分,生产服务区早班班长路建功就已经来到182203工作面前头。

  时至新年,正遇上182203工作面拆除和182310工作面安装同时进行,时间紧任务重,老路带着早班31人与往常一样下了井。

  当班的任务是出架。来到现场,老路忙着安全确认,认真检查工作面的每一个环节。

  他指挥着大家放顶、上板梁、打点柱、支护顶板,拆除掉支架间的连接管路,一点、一点把综采支架前头两个大柱回降到位,有条不紊地做好出架前的准备工作。

  他安排人员用液压点柱缓缓向外顶移支架,200、500、1米……眼睛认真观察顶板的变化状况。

  抬点柱、扛板梁、拽绞车绳头,电铃声、绞车开停声、倒链声响彻整个巷道。一架架重约21吨的“庞然大物”安全拖出。

  舍小家顾大局,路建功说:“我也很想回家与家人团聚,可是重担在身,身不由己,我只有在心里默默地为家人祝福!煤矿不同于其他岗位,安全生产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呀。”

  

  岗位迎新年,坚守光明

  

  2011年12月31日夜11点30分,电业分公司供电工区黄沙矿站长尉富顺巡查完供电设备,才坐在凳子上捧起了一杯热水。

  喝口热水暖暖身子。再过半个小时就进入龙年了。虽然过节回不了家,但他的心情很好——此次检查确认所有的设备运转正常。

  这已经是他连续20多天吃住在单位了。

  入冬以来,电业分公司制定了应对恶劣气候的应急预案,对辖区内高低压线路、配电室的设备运行状况、消防器材、防小动物措施进行了提前部署。

  尉富顺是个细心人,所有的环节,他都一一查验。他总是说“小心无大错。电力行业,丝毫马虎不得,稍有闪失就可能损失巨大。”

  与往年一样,今年元旦,除安排值班人员留守以外,其余的同事们都放假回去团圆,而他毅然留了下来。

  他说,作为站长,关键的时候就要做出点牺牲。

  “叮铃铃”,手机响了,是家里打来了电话,问候老尉的。尉富顺拿着电话满脸乐开了花。

  能保证安全供电,就是老尉最好的节日礼物了。

  

  每班五次巡检,坚守温暖

  

  元月1日下午5点,薛村矿风井区风源热泵泵房,职工梁海龙正在检查设备运转。

  带着安全帽的梁海龙拿着本子,边走边记,对高压柜、交换器、加热器和供水压力等进行了彻底的检查。

  元旦这天,大雾弥漫,气温骤降,室外气温达到了零下6度。再加上是薛村矿第一次使用风源热泵供暖新技术,对矿山供暖是一个挑战,效果究竟怎样,更需万分仔细。

  作为岗位负责人,海龙深知,冬季井口保温,在煤矿是一个重点。一旦出现事故,副井上冻,将直接影响副井口和井口的正常提升,到时人员上下安全受威胁,生产用料供应不上,矿山将被卡住“脖子”。

  在泵房里检查了个遍,连一个小小的压力阀都不放过,然后他又顺着输气管道走了下去,他要检查一下管路有没有漏气的地方。即使为机组和管道提前穿上了“棉衣”,但梁海龙还是不放心,为了做到万无一失,他还是坚持每班进行5次巡查。

  冒着零下6度的严寒,海龙里里外外忙个不停,额头冒着晶莹的汗珠,嘴里哈出的气在冷风里凝结成了团团白雾。

  保证好供暖设备安全运转,确保过一个温暖的春节,这是梁海龙节日里最大的心愿。

  (张国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