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方
在我印象中,鲁迅是抽烟的,原是纸烟,后来是烟斗。瘦削的手,黑色的烟斗,烟在明灭的火光里腾起,弥漫着清癯的脸,一盏昏黄的电灯,照出圆形的亮处,周围则是黑漆漆的夜色。
我许是从印象里得来的向往,烟不仅仅是男人的象征,它还是文学,思想,斗士的符号。
抽烟本身就是艺术。一张冷峻的脸,一双无神的眼,凌乱的头发,有些破旧宽松的休闲服,站在空旷的田野,庄稼收割完毕,远处是暮霭缭绕的村庄。一抹夕阳打在脸上,明暗对比中,脸的棱角尽现。一只燃着的烟,夹在右手食指和中指第二节的地方,左手屈起垫着右肘,右腕向里弯动,在烟靠近时,嘴自然张开,嘴唇撮住过滤嘴,两颊深陷,腹部内吸。一口烟滑进口腔,拿开烟,向内吸气,烟就钻入咽喉,胸腔扩张,到达肺部,和肺泡缠绵一番,缓缓吐出。瞳孔收缩,眼神迷离,思绪飘向虚无的远处。一个完整的有些颓败的完美的抽烟过程。
而我抽烟的历史,应从初中算起。初二时抽烟,完全是出于好奇,还有那一点点虚荣和竭力证明自己是个男人的心理。十二三岁的年龄,是向往长大的。那时的我们总觉得自己是一只被囚禁的鸟,向往蔚蓝的天空,自由飞翔。当我们试图摆脱时,父母唯一的借口是,你还小,不懂。
在陌生女人面前,用自以为很酷的表情掩盖稚嫩的眉眼,慵懒地叼着一支烟,乜斜着眼,用小指扣在打火机的底部,无名指中指食指握住打火机身,大拇指掀动电子打火开关,火舌喷出,将烟凑近,让烟头在火舌上停留一下,挑眼看对方,深吸一口,从鼻孔喷出,向后甩头,一个很酷的动作。扣在打火机的底的小指用力将打火机弹起到空中,再潇洒地接住,随意地放进口袋。
男生好像没有独食的习惯。一帮人在一起,烟可以拉近感情。掏出自己的,向周围散上一圈。大家笼罩在烟雾里,说话也格外响亮,恣意的笑声,打破了横亘在心灵的隔阂。我也是在这种准男人的氛围里,抽烟是一种习惯,慢慢成了生活和交际的一部分。
第一次在家长面前,明目张胆地抽,是初三寒假。那年除夕,我和村里的伙伴在家里聚会。爸妈张罗好,就自动退出了。我们就过三巡,菜过五味。闲聊时,摸出了准备已久的烟,将军。爸爸开门送汤时看见,表情有瞬间的愕然。
成人世界对我有致命吸引力。他们的举动在我看来是理所当然,不可置疑的。但看到有人吸烟吸的咳嗽不止,把烟扔在地上,再死命地用脚碾灭。可不一会又点上,深吸,吐出,后仰,身体舒展。却不能理解。我在以后的日子里,烦心了,寂寞了,手都会不由自主地摸烟,狠狠地吸上两口,心会渐趋平静。抽大烟的人也许都这样吧。
晚上看书前,总要倒一杯水,摆好烟灰缸,把烟和打火机房子枕边。就像古代读书意境,净手焚香,再摊开古卷,一盏青灯,伴读深夜。累了,就抽一支。
嗓子发炎时,我会告诉自己该戒掉了。当一天没抽,闻见烟味,心里就开始痒,手足无措,静不下心来做任何事。挣扎一番,我屈从了欲望,抽。然后告诉自己,不要太绝对了,少抽点,还可以提神呢。反反复复的八年了。我没有戒掉烟,也没有多抽,一包烟,一个人能抽上两三天。碰到应酬场合另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