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铮 李敏
自重庆市电力公司被确定为国网公司“五大”体系建设试点单位后,公司基建系统全面动员,迅速响应,“大建设”体系建设工作快速有序推进。
目前公司“大建设”体系建设工作进展如何?工作中有哪些经验和亮点?建成后将会给公司基建管理工作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日前,笔者采访了公司基建部主任、“大建设”体系建设专业工作小组副组长许道林。
笔者:公司“五大”体系建设工作正扎实推进,“大建设”体系建设到目前我们都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
许道林:主要从三个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是公司内部的调研;二是与国网公司基建部的汇报沟通;三是方案的编制。
要说成效,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体现在方案编制上。目前我们“大建设”体系实施方案历经34天、40余版次的不断修改和完善,最终形成了包含总体思路、总体目标、现状分析、实施方案、实施步骤、预期效果、保障措施、风险管控共8个方面,计7万5千余字的“送审稿”,已达到具体操作深度。
笔者:能否用简短几句话让我们理解“大建设”模式,以及要达到的效果?
许道林:简要概括,我认为就是:“三化”“三统一”。
在今年1月25日召开的国网公司2011年基建工作会上,郑宝森副总经理明确指出,“大建设”体系建设的核心要求是推进“三化”,以建设管理的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实现管理流程、技术规范、建设标准的“三统一”。
按照“三化”要求建成“大建设”体系,以“三统一”覆盖公司系统内不同区域、不同电压等级电网工程,以及不同类型工程的建设管理,这就是我们“大建设”体系要达到的最终效果。
笔者:变革后的模式和我们原来的模式有什么不同?
许道林:最大的不同就是“大建设”体系系统界定了职能管理与建设过程管理的概念,杜绝了目前“部门做了建设管理单位的事,建设管理单位又做了监理的事情”这样一种效率不高、效益不佳的现象;同时也解决了目前公司本部职能部门涉入过程管理较深,削弱了本部职能管理的弊病,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管”、“办”分离。
笔者:“大建设”体系建设没有现存的方式和经验借鉴,可以说是一个探索的过程。现在试点工作主要存在什么困难或难点,准备怎样应对?
许道林:基建系统是不怕困难的,在这方面我们有着良好的传统和作风。过程中的难点问题,我们都及时解决了。今天谈到这个问题,我只是有一点认识,想和大家交流。在“大建设”工作推动过程中,“大建设”体系建设工作与基建日常工作矛盾突出,这算一个客观存在的难点,也有相当的普遍性。
我们是这样看待和解决的:一是合理调整分工,始终抓住工作中的主要矛盾。“五大”体系建设是公司今年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自“大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基建部合理调整工作分工,部门主任主抓“大建设”,副主任抓基建日常管理,确保了“大建设”工作与部门日常工作同步有序推进。二是辩证看待,实现两项工作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大建设”体系建设,是部门乃至整个基建系统今后工作的方向,部门日常工作又是实施“大建设”体系建设工作的实际基础。 “大建设”体系在工作组人员相对固定的基础上,在日常工作允许的前提下,尽量扩大公司基建部、项目建设管理中心、基层单位业务部门相关人员的参与度。既让“大建设”体系建设工作更加博采众长、切近工作实际,又让相关人员提前接受了“大建设”的培训,促进了日常工作,真正实现了两项工作的相融相生。
在“五大”体系建设的道路上,随时都有困难,但我相信在国网公司党组和公司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只要公司全体干部员工齐心协力,就能攻坚克难,试点任务一定能够按期圆满完成,为国网公司全面推广“五大”体系建设探索有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