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源
20年来,多元化发展被视作传统企业做大的不二法则。而对究竟该走相关多元化还是非相关多元化的争论,总是在各种成功和失败案例中激荡。成功多元化成长的关键,究竟是什么?当中国企业开始关注做久时,多元化战略又将面临怎样的出路抉择?
时至今日,企业圈里再没有人会把杉杉看成一家服装企业。
据《中外管理》报道,访问杉杉集团的网站,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横跨六个行业的产业集团。郑永刚,杉杉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至今还记得1999年他转战高科技行业时遭到的质疑,而关于杉杉非相关多元化的成功一直是管理界颇为热衷的话题。当问及成功秘诀时,郑永刚的回答极为简单:“我只做决策,具体的事情让懂行的人管。”
能在宁波杉杉集团大厦见到郑永刚,是他推迟了去参观即将开业的奥特莱斯的安排。事实上在决定做奥特莱斯项目之后,郑永刚除了参与买地的事务之外,基本没有问过具体的实施。这其实是他一贯的风格:“我不太管具体的,其实我也管不了具体的事务。”就像当年投资锂电池产业,用郑永刚的话讲他就做了一件事:“我其实就给他们在浦东买的房子,给他们老婆孩子找工作、找学校,没有干别的事,怎么做锂电池的事就跟我没关系了。”
郑永刚嘴里的“他们”,是当年全国最优秀的材料专家,他们的成功验证了“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儿”这条法则的有效性,也让郑永刚更坚定地当起了甩手掌柜。在2011年9月23日开业的宁波杉井奥特莱斯,管理团队甚至是外国人。
郑永刚的属下喜欢称他为“郑老板”,他本人也有个由来已久的绰号——“巴顿将军”。功勋卓著的将军很多,为何偏偏被冠以巴顿呢?“主要是我做事比较执着,然后也就比较雷厉风行,性格豪爽,脾气也比较急。”郑永刚说,“不过我做事认真,不那么自私,待人还是很宽容的。我是个传统的中国男人。”其实郑永刚给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自信,这很大程度上缘于过去的22年里杉杉颇为顺利地成长。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郑永刚没有危机感,应该说,杉杉的顺利成长是有赖于郑的“居安思危”的。
“我一直有一句话:‘5至8年通常是中国企业的一个周期’。整个中国的企业,生命周期比较短。”郑永刚说,“我甚至说过,等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还能看到杉杉健在,将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郑永刚相信,如果不及时寻找新的出路,企业很难做得长久。这也是为什么杉杉在1999年鼎盛时期就开始投资高科技产业的原因。“决策和创新,这是杉杉能走到今天最大的原因。”郑永刚总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