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5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孙疃矿:“流动课堂”助青工成才“三级跳”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刘军,你小子真行呀!出手就拿个第一名,真为咱哥们露脸。”11月23日,安徽淮北矿业孙疃矿保运一区采掘电工张伟,看着区务公开栏里张贴的刘军在刚刚举办的淮北矿业第二届“名师高徒”大赛上获得第一名的大红喜报,猛拍了一下他的肩膀羡慕地说。

  “我早就说过参加‘流动课堂’培训,边看实物,边听老师讲,比你死啃书本强一百倍,你偏不信。要不然,这个第一名说不定就是你的了。”刘军惋惜地说。

  刘军所说的“流动课堂”是近年来孙疃矿为快速提升职工技能精心打造的一个培训机构。由于该矿是一座刚投产3年多的新矿井,采、掘机械化率达85%以上,而全矿2300多人的职工队伍中,青工人数占职工总额的65%左右,职工整体素质不高与矿井快速发展的矛盾日益凸显。矿上经过周密论证,从井下到地面,筛选出了20个既能开展教学,又能让学员自己进行实操训练的生产车间(场所)作为职工培训的“流动课堂”,由培训老师面对实物,手把手地指导学员实地训练,涉及采煤机维修技术、“U”型钢支架架设等87个培训项目。

  为保证“流动课堂”取得实效,矿职教办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一是在全矿范围聘请具有一技之长的熟练工或工人技师为“流动课堂”讲师,统一颁发聘书,规范管理;二是建立课后测评制度。每次开课,矿职教办均安排专人到现场督导,并下发“教学效果评议表”,下课后由学员对教学环节和教学效果进行现场评议;三是开展“定单式”教学。每月初要求全矿各单位至少报送一次“流动课堂”培训需求,矿职教办根据需求安排授课时间;四是“单兵教练”。矿职教办对于学习热情高的岗位骨干,只要提出培训需求,他们及时协调安排,保证随到随学。秦建军、崔淑兵等6名青工通过参加“流动课堂”这一培训平台,使自己的业务技能得到大幅提升,先后走上了班队长的行列,秦建军走上了单位基建一区副区长的岗位,崔淑兵现在是机电科副科长,成为青工中的佼佼者。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该矿“流动课堂”已开课190多次,培训7000多人次。(张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