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4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一生烟缘
一世情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黄毓丹  

  

  听爷爷说:奶奶是地道的潮州人,出生于书香世家,本姓许,住在靠海边的城市,由于当时日本侵略中国战争的爆发,导致姐弟失散,父母被日本人杀害后,她被卖到现在的爷爷家做丫鬟。而奶奶当时只有七八岁的样子,太公嗜烟如命,奶奶便成了他专职的“烟童”。不知不觉中奶奶便染上了“烟隐”。

  建国初期,按照当时的标准,我家被戴上了“地主”的帽子。土地、耕牛、余粮和房舍也在没收之列。而这时,奶奶依然离不开烟,为了满足自己的烟瘾,种了好多烟草,每当夏秋季节,儿女们都要跑到田里,给她帮忙。除了自己吸食,有多的还可以换换其他东西。爷爷是文化人,经人介绍到经销社给人算账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等到儿女们都长大工作了,奶奶才没有自己种烟抽。记得小时侯,我们几个都争着给奶奶买烟丝和烟纸,因为要到村口路比较远,一次可以有二分钱的“跑腿钱”。至今都还记得奶奶接过烟时笑眯眯的样子,当我们几个笨手笨脚地给奶奶递过烟嘴和洋火的同时,奶奶熟练地一手撕下烟纸一手把金黄的烟丝均匀地撒在烟纸上,随后变戏法似地将卷成喇叭状的香烟插在烟嘴上,烟头忽明忽暗。那时候,我们最快乐的事情就是晚上做完作业,坐在奶奶身边听奶奶讲故事,那时最喜欢听的就是鬼故事了。奶奶讲故事时总是先点燃一支烟,在烟雾中,故事更显得神秘。等我上小学了,奶奶不抽自制香烟了,总是买最便宜的没有牌子的白包烟。我最喜欢帮奶奶点烟,看着奶奶总是舍不得抽好烟时,我总是对奶奶说:“奶奶,等我长大后,我给你买好烟抽。”这时,奶奶就会一个劲儿地夸我乖,说我懂事。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通过招聘进入了烟草公司,又是销售人员。小时对奶奶的承诺又浮现在脑海,工作之余回去看看奶奶,顺便也会带上几包香烟孝顺孝顺她老人家。奶奶总是说我破费,两眼却盯着烟盒上不认识的字一个劲地询问。当时的我,因为天天面对零售户,对奶奶的询问有一搭没一搭的,可奶奶每次拿到香烟逢人就自豪地说:“我孙女在烟草公司上班,又给我带烟了。”其实,奶奶的肺不好,一到秋天就咳个不停,一停下来,就又烟不离手了,为此,我们一家人也没少数落她:“抽烟没好处,为什么烟瘾总这么大?就不能不抽吗?”奶奶总是据理力争:“抽上一支烟,胜过活神仙,除非我死了才不会抽烟!”每次奶奶一说到这,我们就都不好再说什么了。想想奶奶的“烟史”,几乎贯穿了她的整个人生,从七八岁开始就和烟结下了不解之缘。即使是在人生最困难的时期也没有想过要戒烟。

  奶奶的一生都与烟有关。记得奶奶生病住院时,因为疼痛,打火机总也打不出火,还总说儿孙们买的打火机没用,又或者是把烟拿反了点。奶奶已经87岁的高龄了,用医生的话讲到了油枯灯灭的时候。可我们总也不信,直到有一天,奶奶说不出一句话,用骨瘦如柴的手指着桌上的卷烟,双手颤抖着、嘴唇哆嗦着,看到奶奶企求的眼神,我们都会不自觉地泪如雨下,耳边总萦绕着奶奶曾说过“除非我死了才不会抽烟”的话。最后奶奶躺在病床上一边不断地呻吟,一边握着烟不断地抽着。在奶奶的一阵咳嗽声中,在一片呛人的烟味中,奶奶终于结束了她长达80年的“烟史人生”,真是一生烟缘,一世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