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哲彦
乱局终遭致整顿,全国文交所洗牌在即。
11月28日,证监会公告称,成立“证券期货监管系统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将作为证券期货监管系统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专项工作的领导机构。
此前,按国务院要求,由证监会牵头,有关部门参加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各省级政府应立即成立领导小组,对本地区各类交易场所,进行清理整顿。
而早在国务院发文清理之前,文交所种种问题就已经暴露了出来:擅自修改交易规则、品种暴涨暴跌、信息披露缺失等等。
文交所的本意是为了配合国家金融创新,通过交易所的形式来扩充金融投资渠道,但是由于缺乏监管和正确的引导,文交所的操作依据通常会导致投资者的基本利益得不到保证,监管处于空白阶段致使投资盲目性增加、过量的投机行为导致价值与价格大幅背离。政府近期提出整顿交易所的举措,目的就在于希望通过整合达到政策整改、合法优化、长期监督的目的,从而杜绝交易所存在种种弊端。
2011年11月24日,国务院发布38号文规定,除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所或国务院批准的从事金融产品交易的交易场所外,任何交易场所均不得将任何权益拆分为均等份额公开发行。
规范是文交所未来发展的关键措施,如果能够及时规范,那么文交所的发展过程阻碍将大幅减少。文交所的发展中最难以规范的是价格与价值背离,这将导致文交所失去了投资平台存在的意义,与其他资源类交易所不同,文交所标的物难以被物质衡量,而这一方面的规范将直接表现为投资价值增幅限定以及标的物价值审核标准等环节。至于交易环节的规范则无特殊性,将以交易所规范为标准。
然而此次国家的整顿似乎是个讯号。
日前,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规定,将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各类交易场所进行一次集中清理整顿,重点是坚决纠正违法证券期货交易活动,包含产权交易、文化艺术品交易和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等各种类型的交易所都在此次整顿范围之内。《决定》的出台,使大部分走份额化交易模式的文交所陷入尴尬境地,业内普遍认为,文交所将面临重新定位。
该政策出台背景源自国内交易场所缺乏规范管理,乱象丛生。
洗牌的本质意义就是准入门槛大幅提高,从业数量将有所减少。从金融创新的角度来看,文交所的发展势头是不可避免的,重整就说明文交所的区域整合有望被重视,由此认为,文交所的未来发展第一步是规范,第二步即是整合,第三步为加强监管重新运作。
对于《决定》的出台,业界大多数人认为,这对于市场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这次整顿对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来说,少了一些炒作,多了一份理性。
笔者认为,文交所的发展需要政府首先提出整改政策,在营造金融创新的环境前提下,由政府不断细化交易所管理章程与规范;在保证投资者利益的前提下,维持交易所的合法性和规模性,以便于监管部门进行细致监管,从而为交易所的后市发展铺平道路;从目前金融创新的试点工程持续时间来,在政策层面至少需要2-3年时间的不断优化。
(作者系中投顾问文化行业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