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07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双星创“职工文化”拢心聚力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没“文化”企业难留人 创“文化”留人留心植根

  □ 本报记者 何沙洲 特约记者 王开良  

  “文体活动中心是职工下班后最喜欢来的地方,这里不仅可以健身、玩游戏、下棋,而且还可以利用电子阅览室和图书室学习充电,同时由音乐爱好者组成的军乐队、声乐队,每天都喜欢来这里演奏练习一番,那认真劲儿不亚于专业乐队。”一个周二晚上,双星东风轮胎总公司文体活动中心挤满了休闲活动的员工,在阅览室翻阅有关管理书籍的该公司领导乐呵呵地向记者介绍。 

  文化管理是最顶尖的管理  

  双星,一个闻名世界的中国民族品牌。已有90年历史的双星集团是中国最早的制鞋企业之一,今天的双星已经从一个单一制鞋的微利企业发展成为拥有鞋业、轮胎、机械、服装、热电、印刷包装、三产配套等23个产业的综合性特大型企业集团。

  双星集团总裁汪海在谈起双星的成功时豪爽地说:“人管人累死人,文化管人管灵魂、文化管理是最顶尖的管理。真正的企业家不是具体地管,而是用思想、文化来管。企业要想有发展,就得让职工有笑脸、有幸福感,这样才能留得住人。双星重视创造特色企业文化,尤其注重‘职工文化’建设,建起了双星文化城、竖立民族英雄塑像,建飞檐翘角、带双星标志、有长城造型、鲲鹏展翅、塔顶带皇冠的意味着双星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沃土,在继承民族文化精华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表达了双星人捍卫民族产业坚强信念,在国际市场上要勇往直前,一举夺冠的双星塔等,出版双星企业文化系列丛书、双星企业文化手册,各单位组建了双星文艺演出队、乐队,成立职工书画社等,集团每年都搞几次大型的由员工自编、自导、自演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艺汇演,企业既产‘物质产品’,又产‘精神产品’,在活跃和丰富员工精神生活的同时,有力地激发了员工精神、活力和朝气。”  

  文化建设凝心聚力  

  记者了解到,当初双星集团要求各单位建立文体活动中心有点“无奈”的感觉,因为各单位职工大都是来自农村的青年,他们工余时间也想看看书、上上网,有艺术细胞的职工,也想体现自己的才能,如果没有文体活动的地方,他们就要到外面去,不仅人员不好管理,而且有才艺的员工更难留住,所以双星将创“职工文化”作为拢住人心,稳定员工,克服“用工荒”的一个重要措施来抓。

  结果,公司领导在员工文艺演出中发现几个员工不同程度地对乐器感兴趣,便添置乐器,组建了由更多爱好者组成的 “名人乐队”,为这些有兴趣和特长的员工提供了一个锻炼提高和施展才华的舞台。身着黑衣黑裤,带着墨镜,手中的乐器在十指的波动和弹奏下流泻出动人的乐曲,麦克风前的他们在聚光灯下激情无限,举手投足“星味十足”,公司每次大大小小的演出,都会看到他们熟悉的身影,而场下的欢呼声、呐喊声,也给这支企业自家的“名人”乐队“撑”住了脸。

  双星东风轮胎总公司成立了军乐队、新东风电声乐队、舞蹈队、篮球俱乐部、羽毛球俱乐部、乒乓球俱乐部等,建立了篮球活动基地、羽毛球活动基地、乒乓球活动基地等,带动了一大批音乐和体育爱好者经常在一起切磋、比赛,并参与公司各种文体活动。

  双星鞋业工业园组建了演出队,建立了书画室、职工电子阅览室、台球室、乒乓球室、篮球场等文体娱乐场所,经常组织开展“才艺大赛”、“文艺汇演”、 “书画展”、演讲比赛等活动,努力满足职工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该公司领导感叹地说:“没有‘文化’就留不住人,通过创‘职工文化’,我们的公司留住了人,现在周边有的外资企业来‘挖’人,也没能将人‘拉’过去。”

  双星海江公司不断开展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如,双星歌曲大家唱、文艺演出、播放露天电影等,让员工在欢声笑语中增添了对企业的感情。制帮车间霍宏伟喜欢唱歌跳舞,公司为她创造了展示才华的机会,让她担任一些节目的编导,演出受到好评,工作中她更是积极做表率,并陆续将自己的亲戚朋友近20人介绍到双星工作。

  双星通过加强企业“职工文化”建设,实施文化铸魂工程,满足了员工精神需求,形成了人才队伍建设的强力磁场,聚拢了人气,凝聚了精神,更多具备丰富知识、能力的青年走进双星,很好地稳定了员工队伍。现在,双星工厂在招工方面很大一部分靠“亲友带”,各单位都涌现出众多夫妻、姐妹、兄弟、亲朋、同学、邻居、老乡等 “亲情岗”。

  文化建设凝心聚力。文化软实力创造发展硬支撑。双星集团积极推动建设和传播先进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和员工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和人才资源管理结合起来,和文化强企结合起来,在增强企业凝聚力的同时,更激发了企业活力,促进了企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