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04日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文化活水润人心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走进摩士集团,记者感受到的不仅是机器轰鸣,文化,像一缕春风,为企业的新兴发展拂开面纱。

  150平方米的职工书屋,藏书超过6000册;设施齐全的健身中心,包括跑步机、动感单车、腰腹训练器等运动器材;布置温馨的志愿者指导站,一份份爱心档案堆放整齐;最近配设的电子阅览室,液晶宽屏电脑为学习提供便利。此外,舞蹈队、篮球队等团体文娱活动也让人感到乐趣纷呈。

  别以为所描述的是大学校园生活,这是记者近日在浙江省宁波市工商联会员企业——摩士集团看到的企业文化设施概貌。走进密集型制造业的摩士集团,记者感受到的不仅是机器轰鸣,文化,像一缕春风,为企业的新兴发展拂开面纱。

  

  文化,拉近心的距离

  

  2008年,摩士集团对原行政大楼投资400余万元进行装修改造,打造面貌一新的职工文体活动中心。在这2000多平方米的场地内,按需设置电子阅览室、职工培训室、志愿者服务站、职工书屋、舞蹈排练室、健身室、棋类室等多个区块。自2010年起,室外的6000平方米空地陆续施工开建,篮球场、羽毛球场、足球场……预计2012年底将全面开放。

  “摩士的职工文化场所不仅对本企业的职工开放,更免费提供给庄市街道光明村村民及光明工业园区20多家企业的职工使用。”摩士集团工会主席李雅介绍,倡导文化共建共享理念的摩士人在构思之初,就将本企业的文体活动中心定位为“片区群众职工之家”,而事实上,它也名副其实地成为该区非公企业中首家面向区域开放的服务中心。

  张忠良来自安徽,是摩士集团制造一部的普通职工,和许多外来务工人员不同,每年的寒暑假期,他都不用担心孩子的生活学习去处。“在我们文体中心的图书室,特地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开辟出‘少儿乐园’片区,我的孩子不用催促,放假了就主动来这里看书做作业,还有不少玩伴,我们这些当家长的省了不少心。”据介绍,作为全国总工会“模范职工之家”的摩士图书室,青少年读物超过2000本,工作人员还细心地在“少儿乐园”的片区内铺上卡通泡沫地垫,让孩子们更喜欢这样的学习环境。

  组建舞蹈队、篮球队,一批批拥有文体天赋的职工通过展现才艺,成为区域内的“才艺达人”;举办全区“企业之歌”比赛、集团劳动技能大赛等大型活动,企业文化建设风生水起。

  来到摩士前,许多员工没想到,在流水线上忙碌的他们,一到业余时间,竟能化身为运动场上的健将、霓虹灯下的舞者、企业内刊上的诗人。职工周旦旦告诉记者,如今,身边爱打牌搓麻将的职工少了,有各类兴趣爱好的职工多了,公司的文化氛围带来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企业文化是企业凝聚力的黏合剂。企业文化抓得好,能为企业发展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摩士集团董事长李罡如此总结企业文化的积极作用。他认为,职工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主体,更应摆在重要位置。

  

  文化,生成“长跑耐力”

  

  拥有超过6亿元的年销售额,顶着“全国行业十强”的光环,摩士在日新月异的轴承行业中拥有超越同业的核心竞争力。强调结构调整,推进转型升级,在技术研发的背后,人才队伍建设的成效是决定性因素之一。

  据了解,自2000年以来,摩士集团每年提取职工工资1.5%以上的经费作为教育专项费用,并将教育经费列入重要项目之一。近年来,通过开办讲座与专家实际操作指导相结合,先后安排80%的员工接受专业技能培训,并定期组织员工参加操作技能竞赛和职业素养考试,提升员工的职业竞争力。

  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文化举措,学文化、学业务、学技术的现象在集团700余名职工中蔚然成风。今年,由摩士集团与镇海电大合办的2011年春、秋季工商管理摩士班开班,通过自愿报名与层层筛选,64名企业职工拥有了两年至两年半的学习机会,若成绩良好,可获得大专学历,其培训费,由集团工会全额支出。

  “学历不够高、技术无法提升,一直是部分职工的心结,我们工作积极努力,但也曾担心因为一些客观原因,影响自己未来发展及晋升。”轴承131生产线的职工颜建东表示,通过参与技能比武增进技术交流、参加学历培训增加知识贮备,自己在工作的同时也在不断成长,生活更有奔头。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下步培训还将在会计、工商管理等现有专业基础上,开设更多技术专业学科,满足职工的学习需求。

  刚性的经济行为提供了发展的原动力,而柔性的企业文化则内生出恒久的“长跑耐力”,撬动可持续发展的杠杆。文化,作为企业发展强大的软实力和助推器,正形成一股强大力量,推动未来的摩士在新一轮发展的快车道上阔步前进。

  (摘自宁波市工商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