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1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涂金灿:传记家谱编撰催民间修史热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在海淀图书城的“传记家谱书店”,书架上摆放着几百本个人传记,经常可见这样的故事。但这些书不会出版发行,仅少量印刷,用于个人收藏或馈赠亲友。如今,书店已经出个人传记1000多种,家谱族谱50多种。在实现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店主称,他更希望借此实现文化传承理想。

  

  自传

  历史大潮中的跌宕人生

  

  书店老板涂金灿是位书生模样的中年人,曾经是文学青年,游学北大,组过诗社,当过老师,喜欢民间文学,热衷传统文化。2008年,他正式创办了北京时代弄潮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竖起“为百姓个人出书”的大旗。之后,涂金灿又创办了“个人出书网”,在经营过程中,他发现人生阅历丰富,并喜好追思的老人是出书的主流人群,所以又办了“老人出书网”。而几乎每位老人出的书都要写到自己的身世渊源、家族历史,于是他顺势又办了“家族出书网”、“家谱族谱网”,最后顺应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开了这家“传记家谱书店”。

  时常,店门被推开后,走进来的是满面沧桑、风尘仆仆的老人,其中很多人还是从外地赶来的,有的带着厚厚一沓手写的文稿,有的什么都没有,只是诉说心中尘封已久的往事。没人会猜到他们平凡的外表下隐藏着多少激动人心、跌宕起伏的故事。这个时候,涂金灿一边耐心陪老人聊天,引导老人回忆,一边拿出本子默默记录。有时候,他对一位老人的倾听和记录要持续好几天,记满几个大本子,回忆录的基本素材和框架就从这里诞生,经过不断地补充和核实,一本个人传记渐渐成形。

  对涂金灿来说,这种听故事的工作几乎是一种享受,他对很多故事记忆犹新。“印象最深的有一位老人,竟然先后做了3次囚徒,经历太传奇了!”记者找到了这本传记《苏飞回忆录——三国囚徒生活纪实》,作者苏飞追述了自己在上个世纪的3次监狱生涯:1933年作者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党的老战士,坐过日本宪兵队的牢,逼着他承认是共产党的情报人员和苏联特务;1937年,作者为躲避日本人通缉到苏联学习,又受到陷害,不久在苏联被捕,逼着他承认是日本鬼子派去的特务;在苏联经历了18年流放岁月后,作者终于回国,在“文化大革命”中又被定罪为“苏修特务”而入狱。虽然最后终于得到平反,但是作者心灵和肢体上的创伤却难以愈合,他发出了“历史将为这些屈死的冤魂平反昭雪,历史将为这些英烈树碑立传,将他们载入史册”的沉痛呼声。

  这是一部个人生活史,也是一部浓缩的中国现代史。这些老人自传中充满了时代巨幕变换下的个体命运和创伤记忆,成为历史大潮中不可缺少的一笔。

  

  修史

  点滴细节还原时代影像

  

  说到个人出书、家族立传,普通人总觉得很复杂很困难,其实只要安心坐下来看看样本、学学体例就知道并不难。涂金灿介绍说,自传就是个人的编年史与回忆录,家史的主体是家族年鉴,通过查族谱、找资料理顺祖先渊源,查书信找日记、访亲友听回忆编写家族年度大事记,给重要人物编写小传,传奇故事单立篇章,家教语录附录在后,再写前言后记、插入家族老照片、编排目录次序,将以上这些材料一统编就是一部简明家族史。

  虽然是个人出书,大多不涉及出版,但是涂金灿与他的团队依旧不敢马虎。修史最重要的是真实,一点细节也不能放过。大多时候,客人拿来自传初稿,稿子里的人名、地名、历史渊源等都需要核实。“近点的,北京图书馆古籍部、方志部一天能跑好几趟。远点的,山西社科院中国家谱资料研究中心、郑州《寻根》杂志社一个月也要去好几次。”涂金灿说。

  正是依靠这些细致入微的工作,很多家谱自传如同带着我们一次次“穿越”,古旧时代的生活影像如此真切地扑面而来,1947年出生的刘国平在他的《朝思暮想集》中描绘了60年前的四川万州的小茶馆的夜生活——“茶馆最热闹的时候还是在晚上,因为这时一般都有艺人登场。艺人中,有打金钱板的,有唱‘磁嘭嘭’的(万州方言,即竹琴),有说评书的……听众的情绪已被调动起来,欲罢不能。于是,就有口袋虽不饱满,但多少装有几张票子的人,直问艺人讲下一段评书要多少钱,然后慷慨解囊。但多数时候是众人都囊中羞涩,这时,就得靠大家凑份子,于是就推人出来募钱。”这样生动的场景描述在很多书中屡次出现。

  到今天,这些描述已经成为珍贵的民间口述史料,对于专家学者研究那个时代的平民生活具有相当的价值。因此,香港中文大学已经把这批个人自传家谱作为历史文献纳入库中。

  

  撰谱

  寻找家族的传统和脉搏

  

  现代人对家谱这样东西已经相当陌生,实际上,在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家谱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涂金灿介绍说,家谱是记录家族血脉传承、延续生命文化的家族宝藏,宋代大儒朱熹称家谱为“家宝”。“家宝”一般供奉在家族祠堂,须在良辰吉日由家族长老带领,净手焚香才允许开箱展阅。家谱内容丰富,含序文、族规、祠约、派字、世系等,详细记载家族历史,而家规、家训则包含了先人的处世经验,值得后人学习借鉴。

  涂金灿告诉记者,他对族谱有特殊的兴趣,因为自己的家乡便是国家孝文化城市孝感。他说:“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便是尊老重孝,而孝的根基就在于家谱、族谱,史是大历史,谱是小历史,大历史要修,小历史也要修。”

  传记家谱书店成为一种成功的创业方式,对此涂金灿表示,他其实更在意它的社会效益和文化意义,“书店的红火说明,写史修谱的热潮还在后面。我们希望让更多的人少一点失根之痛与断链之憾。” (张鹏 张文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