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1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过会率骤降只是暂时现象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潘圣韬   

  据上证资讯统计显示,11月以来共有17家企业的IPO申请上发审委审核,不过最终仅11家获通过,包括绿城水务、千禧之星在内的6家企业的IPO申请遭驳回。其中,主板和中小板成为“被否”重灾区,合计12家上会企业中有一半未获通过。至此,11月以来的企业IPO过会率仅为64.71%,相比10月份的79.17%出现陡然滑坡。虽然每个阶段的申报企业质量具有随机性,但如此密集的被否现象还是较为少见。监管层此前对IPO企业在招股说明书中应明确分红细节的要求,可能会对部分企业IPO申请构成障碍。

  投行专家判断,对企业未来盈利及超募资金的担忧是造成近期过会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从被否企业和项目来讲,应该不是基本面存在什么硬伤,即使是之前发行失败的八菱科技本身也没有很大的问题,主要还是觉得经济与市场不好,给企业募投项目增加了不确定性。

  随着市场对宏观经济预期出现下调,肯定有些企业原来的募投项目也会发生变化。如何应对和调整?超募资金又该如何使用?有些企业可能没有解释清楚。

  其实不难发现,尽管未来宏观与微观环境均难言乐观,但企业募资力度并未因此减弱。尤其是最近随着二级市场反弹的出现,新股估值又现抬头的迹象。数据显示,最近发行的4只中小板新股,其摊薄市盈率平均达45.66倍,而在此之前发行的中小板新股道明光学的市盈率更是高达67.65倍。

  只要不是企业硬伤问题,其IPO申请经过调整后通过的概率仍然很大。

  一般来说,遇到项目被否,投行都会做相应研究,差不多性质的项目不会再去闯;另外企业与保荐机构也会做针对性的调整。从这个角度上看,目前这种IPO低过会率的现象不会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