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办公桌,两台电脑,两个房间作仓库;一声“叮咚”,几句交谈,一单生意就顺利成交了。这就是周来君的网店生活,也是他的工作。从去年开始,他开始在网上销售家居产品,第一年就给他带来了10多万元的收入。他的目标是,开办自己的工厂,直接通过网络销售自己品牌的产品,将品牌做大做强。
所有积蓄都投网店了
周来君本来在厦门一家卫浴产品生产厂做经理,收入可观,单位提供的有房子,妻子在当地工作,孩子在那儿上学,三口之家在节假日经常外出旅游。但几年如一日做企业管理,让他感到厌倦,2009年他决定辞职,回郑州创业。
起初,家人极力反对。妻子已经习惯了在厦门生活,也不愿回来。虽然妻子和父亲都反对,他还是在2010年的元旦辞去了厂里的工作,回到了郑州。
起初想得很简单:“并没有给自己留后路,破釜沉舟把自己的10万元积蓄全投进去了,大不了还回厦门去……”
开网店一定要细心
本以为会顺风顺水地走下去,可是没想到一个月下来,网店仅销售出去几套晾衣架。
为了能够让网店的营业额上去,周来君和妻子仔细找原因。他们发现那些经营状况好的网店店面装修、产品图片、产品说明都做得非常仔细,很吸引人的眼球。而自己的店面,光秃秃的,每个产品除了一张照片,什么也没有。妻子说:“我们去市场上买个东西还要挑来拣去,看看有没有毛病,顾客肯定也会这么想。你想想呀,顾客在网上消费本来就看不见实物,连个细节图都没有,谁会买?”
他觉得妻子说的很有道理,决定在细节上多下功夫。第二天买来专业的单反相机,自学PS软件,制作图片和产品说明。起初PS一张照片需要花上三天时间,写一个产品说明,要一个词一个字地抠,也需要花上两三天时间,他用了五六天的时间做了一个完美的商品图片和说明。
之后,他上传的任何一张图片、任何一段说明都尽量做到精益求精,虽然费时,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工,这样更能吸引顾客。“现在很多网店直接拷贝我的图片和产品说明。”周来君说。
“为了解商品的每一个细节,我对产品零件上螺丝孔之间的距离都了解得一清二楚。”他妻子接着说:“晾衣架的摇把需要固定在墙面上,需要打孔,顾客在买晾衣架摇把时,经常会问两个固定螺丝孔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确保和他家老摇把是同一款,买来可以直接安装,不用再打孔……”
周来君表示,起初顾客问到这些问题时,就只能说不知道,虽然有部分人还会买,但难免会失去一部分顾客。“我觉得要想卖好商品,对于商品的各个细节都要了如指掌才行,细节决定成败。”如今,说起每一个产品的每一个细节,周来君如数家珍。
损失8元,引来500元
“我曾经因为损失8元钱,引来了一个500多元钱的生意。”周来君介绍,对待顾客要有耐心,不怕吃亏,一定会有回报的。他说,超过99%的顾客都是好的,只有不到1%的顾客比较麻烦,但是只要耐心地对待他们,他们也会对你有所回报。
“我曾经遇到一个顾客,他在店里买了两个晾衣架,货品收到之后,他说两个不锈钢杆之间的塑料接口断掉了,要求邮寄两个新接口。我觉得这个接口断的可能性很小,要求对方拍一张零件损毁的照片传给我,对方无论如何也不同意,执意要赔偿,还威胁说,如果不补新零件就给我一个差评。我想反正也不是什么很值钱的东西,第二天就将两个崭新的零件邮寄过去。”
过了三个月,这位顾客又打来电话,说补寄的零件也坏了,要求再次邮寄。三个月之后又提这种要求,让周来君哭笑不得,不过他想两个零件8元钱,赔两个也无妨。“可能是耐心和真诚打动了顾客,第二天,顾客介绍朋友过来买了一个500多元钱的晾衣架,自己亏了8元钱,却赢得了其他生意,值了。”(摘自《河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