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9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大二女生校园开店卖水果
搞怪标语为店加分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亲!脆到骨子里的苹果,您还能HOLD住吗?”“亲!志玲姐姐细语:是什么在追我呀?是西瓜哥哥在追我啦。”……这样的搞怪标语,在四川外语学院内的一家水果店里,你随处可见,这间20平方米的水果店“内容”还不少。

  

  老板是谁?两名川外的大二学生——今年19岁的孟颖和陈中月,两个家境不错的女生从6箱苹果开始创业,如今开起水果店做了小老板,同学给她们取名“苹果妹”。两人说了,她们想赚的不是钱,而是人生阅历。

  

  军训时结下创业同盟

  

  “同学,1个苹果1块8角5;3个桔子1块4,4个香蕉4块8,我给你抹掉零头,给我8块就行了。”中午1点半,在川外彩云梯附近的水果店里,孟颖正张罗着算账。小店很温馨,水果可以买一个,墙壁上还有苹果、香蕉、梨和枣等水果的各自功效。

  “我俩都是理科生,突然到了一所文科院校来念书,刚进学校的时候很迷茫,所以就打算得做点什么,要不就该颓废了。”谈起自己的“合伙人”陈中月,孟颖乐呵呵地说,那是钢铁一般的革命友谊,两个女孩一个学英语、一个学对外汉语,在入校军训时被编到了一个队,不久后便计划创业,“刚开始我们打算开个DIY蛋糕店,计划报告书都写好了,但后来去搞市场调查,觉得不太现实,只好放弃了。”

  

  花2个月搞市场调研

  

  去年10月,一则人民大学女生在学校开水果店的报道引起了两人的兴趣,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开个水果店。“之后的两个月,我们就去跑市场,搞调研,自己制作了一份7页纸的市场报告。”

  去学校附近的水果摊位、大型超市淘经验,到盘溪水果市场摸底价格,上网学习如何保存和挑选水果,去年11月底,两人从生活费里节省出700元钱,去盘溪农贸市场进回6箱苹果,每天下午放学后在女生宿舍外的空坝摆起了地摊。“我们也是学生,理解大家买水果时的需求,所以价格就总比学校附近的摊贩便宜1块多,苹果还可以免费品尝,喜欢才买,只买一个、两个我们也乐意。”

  渐渐地,两个“苹果妹”的生意火爆起来,“生意最好时,我们一次进货14箱,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买,很快就卖没了。”

  玩的就是创意

  

  今年7月,淘到经验的孟颖和陈中月决定结束打游击似的摆水果摊,投资2万元在学校租房开起了半山腰水果店。

  “我们不想把生意做得很死板,得有点创意,让大家买个苹果、梨子的也高兴高兴。”孟颖说,小店里整合了时下流行的各种元素、宣传语,在学校搞宿舍免费送货服务,要多少水果开出单子准点送货,办一张200元的水果卡,还可以买212元的水果……

  如今,这间20平方米的水果店里回头客还不少,“可能都是大学生吧,同学们都很支持。”孟颖说,平时没课的时候,自己会和陈中月拿着课本到小店里轮流守着,但到了两人同时有课那天,小店就交给学弟打理。一旁的学弟也是一脸笑容,“看店4块钱一个小时,我也不差钱,想收获的也是一分人生经历。”

  (摘自《重庆晨报》 王珊 蒋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