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6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企业的扣钱哲学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吴佳丽

  

  最近,朋友在网上向我诉苦:迟到扣钱、请假扣钱、完成任务超时要扣钱、带的实习生考核不及格还要扣钱……拼死拼活一个月,东扣西扣后工资少得可怜,朋友愤怒地大叫想跳槽。

  其实,用扣钱来规范企业制度已经成为不少企业的“杀手锏”,而企业高管对于扣钱的原因往往也是振振有词:严格管理、带动员工积极性、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之类。也许扣钱或多或少能实现以上目的,但却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为考核贴上扣钱的标签目的在于改善,在于调动员工积极性,当考核扣钱成为管理者的一种习惯时,久而久之被考核者也会变得麻木。别忘了,考核的目的不是要掏空被考核者的钱包,而是为了找出差距,让员工再接再厉。

  在日本,一旦被企业录用,只要服从上级的命令,保持与同事之间的协调,顺利地完成工作,即使没有什么优异的成绩,企业不倒闭的前提下,员工就不会被解雇。因此,日本企业的员工稳定率高,对企业也极为忠诚。日本企业员工的忠诚,不仅在于有“终身雇用制度”与“年功序列制度”等制度保障,更源于企业对员工真诚以待。特别是通过价值观、企业经营理念和爱社教育,使员工切身体会到企业对自己的关怀和信任,感受到企业对自己长期供职的期待。以真诚留人、以关爱留心,把对员工的无微不至的服务上升为制度,使员工在企业感受温馨和归属感,这是日本企业员工忠诚度高的秘诀,这也是我们的企业要下大气力做好的地方。

  企业要发展壮大,需要依靠所有员工的共同努力。一个忽视员工物质利益、不能与员工分享企业成果、只会用惩罚机制来激励员工的企业注定做不大、走不远。投资者办企业是为了赢利,员工进入企业是为了获取报酬以及实现人生价值。企业应该为员工提供较好的生产、生活条件,并通过激励机制来调动员工积极性,而不是动不动就惩罚相待。

  扣钱等惩罚机制只能是被动的积极,从绩效、福利、文化上下功夫,建立合适的激励制度,才是正确的留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