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0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警惕资本交易中的税务“风险”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随着资本交易案例数量和金额的逐年上升,税务管理开始从“幕后”走向“台前”,按照国家税务总局今年的税收专项检查安排,资本交易项目被列为指令性检查项目之首。税收专家提醒——

  □ 刘云昌

  

  北京鑫税广通税务师事务所董事长王进介绍,所谓资本交易,是指企业将自己所拥有的有形和无形的存量资本通过流动、组合、投资等各种方式进行有效运营,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增值。简言之就是利用资本市场,通过买卖企业和资产而赚钱的经营活动。比较典型的资本交易事项主要包括从事实业投资、上市融资、企业内部业务重组,从事收购兼并、持股联盟以及对外风险投资和金融投资等。

  王进说,资本交易项目在涉税表现上有着与其他传统的交易项目不同的特点,一是业务复杂,二是涉税金额巨大。从业务上说,资本交易往往事关企业并购、重组、分立等重大事项,涉及的企业所得税非常复杂,涉税判断艰难,以至于资本交易所得税研究一度被业内称为所得税研究的最高级阶段。从涉税金额上看,资本交易事项涉税少则百十万元,多则上千万元,甚至过亿元。

  

  税务风险

  贯穿企业资本交易始终

  北京鑫税广通税务师事务所税务技术研发部副主任徐贺表示,防范资本交易税务风险首先要从认识并找到风险存在的地方开始。他认为企业资本交易的税务风险贯穿于交易的始终,在企业成长全过程中如影随形。也就是说,从企业一开始成立,到之后的发展,再到上市融资,最后到投资者退出的各个阶段,资本交易的税务风险都随时存在。

  在企业成立阶段,构成企业投资者的股东入股方式多样,已经从单纯的资金入股发展到以非货币性资产(例如机器设备、不动产、土地使用权、知识产权、投资资产等)入股等多种方式。股东以非货币性资产入股的税务处理相对复杂,潜在税务风险巨大。因为这一投资行为在不同的商务环境及企业形态下可能会涉及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契税、印花税等多个税种,财务部门稍不注意就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违反了税收规定。

  企业发展阶段产生的资本交易事项更多,隐含的税务风险也更多。比如增加注册资本、民间借款、关联方无偿占用资金、买卖金融产品等资本交易行为,涉税问题非常复杂,企业尤需注意。

  上市融资扩张是企业资本交易行为的集中表现阶段,会涉及大量税收问题。一般来说,企业在上市前的改制及股权架构的搭建过程中,资本交易事项众多,涉税处理非常复杂。例如,企业为了突出主业而将其他资产剥离,并由其他的关联公司来承接这些资产,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应该充分考虑税收因素。如何剥离才能够使其面临的税务风险和税务成本最小,并能够充分利用资产重组中的增值税和营业税优惠政策等,都值得企业深入研究探讨。

  在投资者退出阶段,税务问题也是众多投资人应该考量的因素。例如投资者要转让持有的非上市公司股权,转让的定价问题就是比较容易产生税务风险的因素。即定价必须要经得住税务机关的挑战和质疑,否则可能遭受纳税调整而被要求补缴税款。

  

  税收前置管理

  避免企业卷入风险漩涡

  既然资本交易税务风险无处不在,企业如何做才能避免这些风险?“防患于未然,加强税收前置管理,是企业避免卷入风险漩涡的不二法宝。”王进表示。对于企业如何加强资本交易税收前置管理,他给出了四条建议。

  第一,切实重视资本交易税务风险,组建专业的税务管理团队。对大中型企业来说,在资本交易中,其决策管理层和财务部门的人员都应在税收风险问题上特别注意,进而组建专门的税务管理团队,为资本交易税务风险防范提供保障。

  第二,在每一个资本交易事项发生前做好税收预测分析工作。税务管理团队要在资本交易事项实施前,向决策层提供正确的税务判断和分析报告。特别是在关联交易、合并重组等重大交易事项中,税务管理团队必须对目标企业实施详尽的税收问题审查。比如,对目标企业适用的税收政策、纳税情况、财务会计状况进行调查,对目标公司应计未计费用、应提未提折旧、应摊未摊资产全部补计补提,对目标企业可能存在未履行的纳税义务全面评估,尽量降低收购企业的收购成本,减少企业并购中的税收后遗症等。

  第三,积极主动地与主管税务部门取得联系并保持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争取资本交易事项在实施前就能获得税务机关对企业税务处理的认可和支持。

  第四,企业必须重视每一个资本交易合同的签订。有人说,税收是从合同中产生的。在资本交易过程中,资本交易各方都会签订各种各样的合同。可以说一旦合同签订了,那么其对应的税务处理就确定了。因此,企业在签订合同前应引入税收前置分析,或与交易各方在合同中约定税收义务的履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