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大银行贷款无门,小融资机构又无款可贷,资金的难题好像完全无解。而宁波市宁海县跃龙街道商会却在9个月的时间里帮助会员企业融资4.2亿元。一个街道的商会,凭什么取得如此庞大的资金量?这个数字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奥秘呢?
企业愁资金 商会“高效”借贷
嘉丰纺织是一家生产棉纱为主的中小企业,最近,总经理王家森在资金周转上遇到了困难:银行贷款即将到期,棉花货款需要结清,而公司的流动资金如果付了货款,就无法按时偿还银行,如果还了贷款,就要失信于原料供应商。另外,贷款没有还清,想再从银行借钱根本不可能,更何况公司已经没有可抵押的财产。
即使还有抵押物,想从银行贷款,也需要经过繁杂的审批手续,而事实上,王家森已经没有时间可以等待。如何在短期内筹集到100万元的缺口,剩下的只有民间借贷这条路了。而民间借贷,意味着更大的风险。
面对眼前的资金困境,王家森找到了街道商会。
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没有抵押,也没有繁杂的手续,王家森就从商会借到了100万。而随后的七天内,王家森也还了贷款、付了货款,如期归还了商会的借款。
信用作担保 互动资金解困
看到这里,您可能要问了,商会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如此简单的借款手续,能否规避借贷风险、防止坏账的产生?是不是所有企业都可以向商会借款呢?
宁波市跃龙街道商会秘书长孔岳南介绍,商会拥有宁海县民政局颁发的专门执照,会员企业共同出资,并由人民银行宁海支行监管,商会以互助的形式缓解中小企业资金困难,不以盈利为目的。“第一档6万,第二档10万,第三档是20万。你今天借30万明天还了以后,后天又可以借30万,一定要把前面的钱还掉以后,往后再好借钱。”
互助资金实行封闭式管理,款项来自会员企业,专项服务于会员企业,借款归还期限原则上不超过7个工作日。
孔岳南告诉记者,“这个动态我们要掌握。假如你贷款的钱去买房了,买车了,自己花掉了,像这样的企业我就要把关了。”
尽管对会员企业的经营状况了如指掌,但是每一笔借款,老孔从来不敢掉以轻心,因为任何一笔借款出现问题,都会毁了互助资金会的信誉。互助资金会运作七年以来,没有发生一起违约事件;在这七年里,有七家会员企业倒闭,而倒闭的企业并没有向商会借过款。之所以没有坏帐的产生,除了互助资金会有一套规范、严格的运行机制和风险管控制度,关键是会员企业之间的信用制约体系。
推广经验 加强资金监管
通过集体的力量帮助会员企业解决资金难题,不但方便快捷,而且不会给企业造成压力。企业在帮助与被帮助的角色互换中,形成了相互帮扶的意识。不过,专家也表示,加强对商会资金的监管很重要。
目前,160多家年产值超过500万元的企业加入了商会,占跃龙街道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80%以上。
宁波市跃龙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陈国兴说,到现在为止,初步统计了一下,该商会互助资金会一共帮助96家企业,帮助的资金达到了12.3亿。
而宁波市宁海县已经有5个街道推广建立了类似的企业互助资金会。经过7年的运作,互助资金会的利息收益已经达到近400万元,这笔收入已全部纳入互助会的抗风险基金,以提高资金会的抗风险能力,确保互助会的非营利性和纯公益性。
宁波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应志方告诉记者,,第一点它是融资模式的创新,因为在我们国家还没有明文规定这样一种形式,这是一个创新;第二个它为企业的短期融资创造了条件;第三它在融资的过程当中,以及在运营过程当中重新构建起了一个商业信用体系,是一个民间的商业信用体系。
应教授认为,对于这种互助形式,政府应该及时在政策上加以明确,银行应该及时介入实施帮扶,这样可以实现双赢。他告诉记者,更重要是放贷以后过程的监管,资金到底流向哪里去了,这个需要一个很好的监控,商会自己也没法监控,需要和银行一起来配合。
(金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