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璇漪
打拼在内蒙古的温商有10万人之巨,从一个个蒙古包到一座座崛起的新兴城市,都有他们的身影。从一颗小小的纽扣出发,直到今天进军内蒙古的房地产、建筑、商业零售、资源开发、印刷包装、通讯电信、机电制造、风力发电、餐饮娱乐等各个领域,甚至近年来频频出手承建当地的重大民生工程,造福社会。从阿拉善的胡杨到兴安盟的白桦,都听说过温商的创业故事与诚信故事。十月金秋,我们走进内蒙古大草原,去倾听这动人的故事。
找到商会 就是找到温暖的家
内蒙古温州商会成立于1999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的第一家异地商会,也是国家民政局授予的“全国先进民间组织”。商会曾被呼和浩特市评为“先进民间商会”,被内蒙古统战部、工商联评为“内蒙古直属异地商会行业商(协)会先进集体”,支援四川抗震救灾工作“先进集体”。2010年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又授予商会“诚信中国 信用建设特别贡献单位”,授予会长邹招波 “诚信中国创新发展突出贡献”人物奖。
列举一件事,可能不算太大,却有着贴心贴肺的温暖,可以让人感受到内蒙古温州商会是一个怎样的民间团体。
据浙江日报报道,今年7月17日,22岁的温州瑞安小伙子张仁府被一辆面包车撞成颅脑重伤陷入昏迷,他从家乡到呼和浩特市来打工当保安才刚刚两个月,人生地不熟,且肇事司机已经逃逸。小张的父亲看儿子生命垂危一筹莫展,通过商会副会长、瑞安片区秘书长张士产找到了商会。商会立即为之联络了内蒙古医学院的脑外科专家高大夫,并帮助转院,最终让小张转危为安。在会员子女的婚宴上,商会会长邹招波了解到小张家境贫困,当即带头现场捐款,各位副会长、秘书长、会员都踊跃认捐,为小张筹资6万多元,为他偿付了医药费,并在他出院后送他回到了家乡。感激万分的小张一家人最近特地从家乡送来了锦旗,来表达一下他们的感激之情。
温州人对内蒙古温州商会的信赖,就从一个个这样的故事里衍生,而商会的凝聚力与威信,更是在这样的故事里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淬炼。
精诚合作 蛋糕可以做得更大
在呼和浩特市中心,会长企业维多利集团旗下的各个商业大厦,是让人眼前一亮的城市地标性建筑。市中心的维多利商厦、购物中心、时代城、时尚广场、国际广场、摩尔城等8个商业项目汇聚出80万平方米的商业长廊,他们的幕后推手,正是温州商人群体,这让内蒙古人见识到这群温州人的豪气干云。
温州人一步一个脚印,在内蒙古站稳了脚跟。在壮大的过程中,他们以商会为依托,以乡情为纽带,整合温州人资源,通力合作,聚沙成塔,像维多利这样需要巨大投资的项目,正是温商合力开拓市场搞建设的一个结果。
2001年,作为维多利商厦和温州商业步行街的创始人之一,邹招波在商厦建设过程中,一度被当地媒体问及这样一个问题:建起庞大的维多利,呼和浩特的商业蛋糕就这么大,怎么分吃?邹招波认为不然,他说,呼市的商业蛋糕不会只有眼前看到的这么大,以发展的眼光看,这块蛋糕在民营资本进入后,将推动良性竞争,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蛋糕会越做越大!事实证明了邹招波的观点。维多利的建设不仅成就了温州商人,同时也带动了内蒙古商业零售业绩的整体性增长。
假若谁的发展遇到困难,商会还是一个无形的融资平台。由于温州商会的良好信誉,会员企业、浩鑫担保有限公司得到了内蒙古银行30亿元的授信额度,让温商发展如虎添翼。
倾情民生 建功立业助推发展
内蒙古温州商会不仅致力于内蒙古经济建设,更积极参与社会各项公益事业。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关爱孤残、抗震救灾,是内蒙古温商的深情回报,并成为他们事业成长的一部分。如今,内蒙古温商会已累计向社会捐资5000万元。
但温商对内蒙古的回报,还有更大的手笔:作为呼和浩特市政府十大民生工程之一,已投入1500万元的300家“顾大姐放心早餐亭”年底将覆盖呼和浩特市街头;总投资29亿元,将惠及3000多户拆迁户的万锦世纪城项目,也是当地政府引进实力雄厚的温州商人致力打造的城市地标建筑;位于达拉特旗,投资额15亿元的棚户区改造项目,由商会副会长阮益仓牵头投资改建,又是一个惠及民生的项目。
内蒙古温州商会名誉会长尤仁一路见证了温州商人在内蒙古的成长壮大。他嘉许温州人积极投身西部大开发大建设,为内蒙古经济快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自身的实力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壮大。他说,温商在内蒙古已经树立起了抱团发展、诚信发展的良好形象,而近来频频出手承建民生项目,更是赢得了当地百姓和政府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