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05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大学生卖菜:
“野心”直指连锁店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来来来,青椒3元2角一斤,胡萝卜3元钱一斤……”一声声的吆喝听似非常熟练,但抬头看去,这些菜贩却是一群稚气还未褪尽的大学生。

  

  8月以来,在昆明近华浦路和人民西路的交叉口,一群大学生菜贩和摆在街边的菜摊,引起了路人的注意。

  

  街头卖菜何尝不是创业

  

  云南警官学院毕业的苗江,是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的一名大学生村官,也是这个菜摊的“带头大哥”。

  在当村官期间,苗江发现当地菜农有很多烦恼:蔬菜收成不好,烦,因为没有菜也就没有钱。蔬菜收成好,也烦,菜多了,价就贱,销路也不好找。

  对此,苗江就一直在想着,怎么帮他们打通销路。从他们手中收来蔬菜后,直接拿到市场上去卖呢?这样不但能为广大菜农提供销路,更可以减少流通环节,将蔬菜的价格降下来。以后要是做得好,还可以在城区开设固定的蔬菜直销店,以门店的形式带动周边的菜店,最终形成自己的品牌。“这不仅仅能带动很多大学生就业,也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

  想到这些后,苗江来到了昆明市西山区劳动就业服务局,找到了西山区大学生及大学生村官创业园,说出了自己想在蔬菜直销这方面创业的想法。

  西山区劳动就业服务局在跟苗江沟通之后,帮他联系了城管、工商等部门,并帮助他办好了很多必要的手续,终于使他办好了蔬菜直销摊。

  

  “勃勃野心”:

  想开蔬菜直销连锁店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之后,苗江的蔬菜直销摊终于在近华浦路和人民西路的交叉口新鲜出炉了。第一天开张,不但有众多市民热捧,西山区劳动就业服务局的相关工作人员也来到了现场,给他们第一天的经营加油鼓劲。

  “对于蔬菜直销这种创业模式,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但只要能帮助解决大学生就业,能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价值,我们都愿意做,为他们做好服务。”西山区劳动就业服务局办公室主任胡建文并不讳言劳动基业服务局在蔬菜直销创业这方面,经验“有不足”,但他表示,“我们可以和创业大学生一起摸索,一起探索出另外一种帮助大学生创业和就业的模式。”

  街面上的临时摊点不可能长久摆下去,那蔬菜直销创业是不是就要夭折?对于这个问题,苗江和胡建文的想法出奇地一致:临时摊点只是让大家知道有群大学生在做着蔬菜直销,让大家先认知这么一群人。至于以后,肯定要有固定的铺面,然后逐步发展,在全市采用连锁经营的模式,打出自己的蔬菜品牌。

  (摘自《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