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03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财务管理创新 “给力”企业发展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迟荣民 王琛 赵冬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烟台供电公司积极搭建“创先”舞台,高擎“争优”旗帜,贯彻国家电网公司财务集约化管理各项要求不打折扣,以“争优”促进工作,以“创先”提升管理,创新财务管理模式,夯实风险管控基础,以超前、规范、高效的财务管理工作,“给力”企业发展,公司资产使用效率和资金运作效益显著提高,开创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崭新局面。

  

  思路超前创新改变生活

  

  “认真做事只能把事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好”、“工作要有主动性、思路要有前瞻性、计划要有系统性、目标要有针对性”———这是财务资产部宣传栏的“部门文化”,也是他们创新业务实践的切身体会。“财务管理创新的过程很艰辛,但看到来源于业务实践的一个个创新成果在公司管理中得以应用、取得实效,参与者的成就感会油然而生。”财务资产部主任孙晓组织开展了多年的财务管理创新实践,从“基于供电业务需求的财务精细化管理体系”到 “电力精益预算管理”,从“双向干预财务风险管控体系的创建与应用”到“银电合作博弈的创新实践”,再到2011年 “基于集约化的三维一体财务管理方式的建立与实施”,这五项财务类创新成果连续五年获得“全国电力行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这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尚属首家。

  创建多元、畅通、和谐的银电合作关系,实现了电力业务的改进提升和金融工具的创新发展。在全省率先使用市、县公司集团账户模式划拨电费,率先引进“支付宝”、“网上银行”等快捷的电费回收手段,公司电费分次回收、上缴率大大提升,电费回收和上缴已连续9年实现“双结零”。

  “现在用精益预算系统来核算成本,确实比前些年省心、省力了”,这是在财务岗位工作30多年的王春英的肺腑之言。从试运行预算管理系统的抵触,到使用过程中一点点尝到甜头,到现在核算、分析、反馈、督导,每天的业务工作已离不开“精益预算管理系统”,从过去事后核算的老会计到如今的财务管理专家,一个资深老员工日常行为方式的渐变,折射出了管理创新的无穷魅力。“渗透在日常工作中的管理创新会让员工工作起来更加自信,充满热情,更能让部门和团队更有凝聚力,更有活力。”孙晓由衷地感慨。

  

  管理创新预控财务风险

  

  电网企业作为事关国计民生的社会公用服务部门,面对广大的市场和用户,财务风险类型千差万别,如何将传统的“救火式”风险管理转变为“前瞻式”风险预控,实现由被动防御转向主动干预,在有效降低或化解风险的同时,将风险转变为机遇和效益,烟台供电公司做了大胆尝试。

  该公司根据电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现状,把供电企业常见的财务风险划分为4大类、14小类的48项因素,通过分析常见财务风险的类型、转化渠道和转移方式,实施财务风险“正负双向”的综合评估,并从评估推导结论出发,针对风险存在的区间定位相应采取“抑制”、“激活”、“转化”、“防范”等个性化干预措施,抑制财务“风险源”,消除“隐性风险点”,激活财务风险“转化点”,创建了“超前介入、双向延伸、过程查纠、目标引导”为特征、常态运行的供电企业财务风险“双向干预”模式。

  秉持这一理念,烟台公司将各项常规企业管理工作化零为整,通过风险“双向评估”成果建立了《财务风险作业指南》和《财务风险、风险源及转化点指南》,公司员工的风险意识进一步加强,实现了全员风险意识的根本性转变和风险管控水平的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