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海云
皖北煤电钱营孜矿把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软实力和竞争力,在实践中实施文化制胜战略,把握企业文化建塑的核心内容,推动企业文化建塑重心向基层转移,促进企业文化落地于班组、扎根于岗位,实现了文化与管理的有效融合,探索出一条企业文化理念渗透、行为养成、管理增效的发展之路。该矿将工作重点放在“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共享企业发展成果”上,通过一年多的实践,使企业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充分调动了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热情。让我们通过三个镜头,形象地了解该矿践行企业文化的成效。
镜头一:入管理,给力!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处在企业生产经营的最前沿,员工的主人翁地位和作用首先要在班组得到充分体现,加强班组阵地建设,是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塑的落脚点和着力点,是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的基础环节。”曾赴日本学习培训的开拓一队队长李玉华,在该矿近期举办的第四届班组论坛上发表自己的管理建议。
该矿每季度举办一期班组论坛,让班队长走上讲台畅谈班组建设,行使“干部”管理职能,调动了基层班组以“企业为家”主人翁精神;不断健全选拔、激励、培训、考核机制,提高班组长“争干、愿干、会干、好干”责任意识,激发班组建设的勃勃生机。该矿紧紧抓住班组这一发展“中枢神经”,让基层各班组积极参与管理,共话发展,真正把“班组”打造成员工展示自我风采、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有利促进了班组建设与企业的安全管理、生产经营、文化建塑等工作相融合,推动企业管理水平向上提升。
同时,该矿积极推行“五型”班组(即安全型班组、创新型班组、节约型班组、实干型班组、和谐型班组)创建活动,探索建立班组“自主培训、自主保安、自主经营”三大体系,更好地服务矿井发展建设。
镜头二:好建议,重奖!
“现在,员工提合理化建议的热情高涨,今年一季度征集160条,二季度征集280余条……合理化建议的数量每季度都翻一番!”负责该矿三基建设的邱元文主任如是说。
每季度征集合理化建议,每季度对优秀合理化建议进行评审奖励,筛选优秀建议进行实施。其中,“加工特殊电缆槽保护电缆”、 “副井推车机齿轮自动补油装置”、“次煤进入洗选系统,提高我矿经济效益”等多条获奖合理化建议直接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我提的改变耙矸机护绳网连接方式,拿了合理化建议一等奖,矿上还奖励我600元钱呢!心里甭提多高兴,高兴的是我关注企业发展的同时企业也在关注我。”矿经营管理部员工夏天自豪地说。
该矿鼓励员工积极参加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活动,不仅提高了安全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和员工素质,还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忠诚度。今年以来,该矿共收到涉及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科技创新、优质服务等方面的合理化建议400多条,评选出优秀建议80多条,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科学发展。
镜头三:结硕果,共享!
该矿着力实践“共同创造,共享未来”企业宗旨,从多方面关心员工,建设有利于员工成长进步、和谐幸福的“阳光家园”。矿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竭心尽力为员工多办实事,尽最大努力实现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的美好愿望。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经常组织各类文体竞技活动,让员工充分展示个人才艺。改善员工食宿条件,公寓配备空调、饮水机、开通闭路电视和网络,员工洗衣实现统领统洗;建立员工活动中心,开设健身房、图书室、台球室,提升员工的文化、物质生活质量。
实现优美环境与人的发展双赢。该矿突出绿色环境意识,把环境美化与文化理念相融合,建园林式矿井,全面实施矿区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工程。井下巷道整洁靓丽,温馨的文化长廊、悦耳的广播音乐、时尚的井下咖啡厅等等,优美的矿区环境洋溢着勃勃生机。如今,在该矿,从办公室到会议室,从矿区到厂房,从区队到井下,整洁、舒适的安全生产、生活环境让员工们工作和生活得倍加舒心。
维护失地村民利益,构建和谐地矿关系。该矿按照“建设一对矿井、带动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实现共同发展”的建矿宗旨,最大限度保护农民利益,积极构建和谐的地矿关系,为矿井建设提供了优越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