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3日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千载美女王昭君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她是一个弱女子,却是美丽的、大无畏的,男人们的挫伤让她勇气倍增,那勇气足够她在寂寞的毡城撑一辈子。

  

  □ 慧儿

  

  大红斗篷,帽沿一圈白毛,是汉代时尚装,至今犹觉惊艳。衣服是女人唯一自愿去跳的陷阱,后世酷爱锦衣的女子大呼:单为了那套行头,出一万次塞也情愿啊——猎猎风沙扬起斗篷,被琵琶半掩的脸,想不风情万种都难!

  王昭君“自请嫁匈奴”,“自请”二字引起了我无尽的遐思。后宫历来是女人的无烟战场,女人们有自己的仗要打,以美丽作盾,以心机作戈。女人众多,而共享的资源只有一个——皇帝,可以想象这场战争有多艰苦。自入宫之日起,昭君想必也做过宠幸之梦,也参与了这场不动声色的战争。我感兴趣的是,昭君从何时开始放弃了这个梦?要知道这个梦可是许多宫女入宫的全部意义。昭君梦醒于何时?情知不可能,因此不再巴望稀罕那个至高无上的男人时,她的心态如何?对辽远北方的向往与企盼是与对现实的失望不满同时滋生的吗?将命运交付给远方是以另一种方式来成全自己还是借以嘲弄那个好色的君王?

  宫女们活得都很辛苦。宫女最盼花开堪折,将红颜兑换成现世的富贵券;宫女最怨寂寞开无主,眼看韶华碾作尘,一地落红自惊心。没有经纪人,宫女们遂自个儿成全自个儿,在毛延寿那儿将美丽折换成黄金,不惜以重金攀援着那枝秃笔扶摇直上,毛延寿乐得狠敲宫女的竹杠赚个钵满盆满。这是大潮流,然而昭君向大潮流说“不”,守着美丽资源不向毛延寿的钱钵里扔一个子儿,毛画师遂笔下一歪,失意蛇般冰凉地纠缠着昭君那超乎尘埃之上的心性。

  拒绝大潮流的人心性都是很高的,都有奇异的自尊心。拒绝大潮流除了要有勇气,还须立断,有识别,有清醒,有把握。昭君在宫女急吼吼炒作自己的时候默退出来,采取“无为而治”的策略冷眼旁观,这需要多少个不眠之夜的痛苦思索?她拒绝了时尚,独守失意,并不意味着彻底的放弃,以昭君的心性判断,她不会甘心沉寂,而是要以“反高潮”的手段来赢得未来。冥冥之中一定有一种感觉告诉她:等着吧,会有好运降临。她不怨艾自己,错失她是汉元帝的损失,她不以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在远嫁之前,她的心态想必调整得很好。

  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和亲,视胡地为虎的宫女们花容失色,王昭君却自粉黛群中款款走出,“自请嫁匈奴”,朝野一片哗然。

  在众多宫女蜂涌而至的皇宫,她却从“皇妃”的泥潭中独自抽身出来,选择了逃离;在大家逃之唯恐不及之时,她却挺身而出。她是一个谜一般的女人,她是女人中的异类。

  她终于可以大出风头了。

  饯行的宴会上,她以胡人准新娘的身份出场。《后汉书·南匈奴传》形容这次出场:“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裴回,竦动左右。”汉庭里只听见一帮男人鼓点似的心跳。这是怎样的一个尤物啊,回眸一笑,摄人心魄。一瞬间,秋波化作温柔刀呼啸着刺来,雄性的人们个个被击伤,伤得最重的是汉元帝,他五官错位,因惊愕而张得特大的嘴巴,那表情酷似乍遇白天鹅的癞蛤蟆。她成功地戏弄了汉元帝,让他从此面对其他女人时索然无味。从他失色的脸上,她猜出他那时的肠子都要悔青了,一阵快乐的战栗从她身体里急骤掠过。

  摆足了失意者的POSE后,昭君傲然而决绝地转身,走向漫漫黄沙,她的心中一定豪情万状。她是一个弱女子,却是美丽的、大无畏的,男人们的挫伤让她勇气倍增,那勇气足够她在寂寞的毡城撑一辈子。

  流浪,流浪远方。昭君一定激动得热泪盈眶,她听凭那些大男人将江山社稷安稳的重任放在她柔弱的肩头,她所有的资本仅是美丽,她唯一的武器就是琵琶。她要以柔情缠绕胡人,使汉匈从此亲同一家。

  汉代的男人们以恋恋的目光将这个美丽的女人风筝般地放飞了。可以想象,惊鸿一瞥后的汉元帝如何迁怒于画工,王安石诗中便有“当年枉杀毛延寿”之句。

  失意人的梦在远方,失意人多选择流浪,陌生的远方是失意人开辟成功园地的最好去处。二千多年后,台湾女子三毛也只身去了西班牙,在陌生的地方找到了爱人,找到了自信,找到了人生的支点。

  昭君因失意而远征,呼韩邪死后,成帝又命她“从胡俗”改嫁呼韩邪长子。汉匈之间近百年内没有战争,我们该称赞她是和平的使者。只是,我们忽略了她的泪水,忽略了她琵琶声中的幽怨。

  (摘自上海市福建商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