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8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10年检验工,30万受检部件无差错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记江苏泰隆机械集团公司质量卫士——章红

  □ 特约通讯员 成吉昌 阚国元

  

  越过花蔟烂熳的园林式建筑群,穿梭于鳞次栉比的厂房集散地,金秋季节,笔者来到江苏泰隆机械集团公司齿轮测量与三坐标检测中心试验室,一位年龄30开外,身着天蓝色工作服的端庄女工,正聚精会神地检测一件重型齿轮,这位检验员拿起步话机清脆地呼叫:“7号检验员,ZDY355齿轮齿廓超差0.02mm,齿向超差0.01mm,请通知当班磨齿工立即停机,调整工位夹具作返工修复。”通完话,她好像忽视了我们的存在,同行的企业质检科科长阚军荣向她说明来意后,这位被厂领导推荐接受采访的章红,这才匆忙地关掉设备电源,引导我们到测试台旁边的轮椅上就坐。

  

  1—2丝的误差

  

  笔者开门见山地问她:“刚才那只齿轮不就超差1—2丝吗?你责令车间返工,还真的应上了‘一丝不苟’这句成语啊!”章红爽朗地回答:“1—2丝的确是小偏差,这可是泰隆技术标准的下限;1—2丝的误差,装配在设备上也许不会引起人们觉察到的嗑碰声,但这是高端设备不容忽视的节点,也是操作人员决不允许超越的界线”。听罢这位检验员的解释,笔者忽然领悟,这就是高端产品与普通产品的差距,这就是优质优价界定的标准,这也是国内多数重点工程指定配套泰隆产品的核心所在……

  在泰隆集团公司,从上到下都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泰隆”品牌。“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出厂层层设防,道道把关”。质检科阚科长介绍,他们质保部所管辖的200多名检验工分布在企业的30多个车间班组,200多个生产工段,分别负责各种零部件的检验和质量控制,他们是道道质量关口的卫士,而章红所在的测试中心却处于“一户当关”的主导地位。章红告诉笔者,齿轮、主轴、箱体是泰隆产品的核心部件,她所在的岗位主要承担这三大部件的首检、巡检和终检任务。

  

  首检是生产过程的第一道设防关卡

  

  笔者了解到,首检是生产过程的第一道设防关卡,通过首检可以把产品部件的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批量报废。章红进一步说,如果依赖于部件通过了首检就认为万事大吉,将会后患无穷。因此,巡检是她每天必不可少的主课题。章红认为,通过巡检不仅能发现问题的现状,更重要的是找出原因,排除故障。近期章红在风电车间巡检时,凭直觉发现一只R10型齿轮的齿向与齿距有一些偏差,于是她当即让那位磨齿机操作工停机,并帮助他找出加工工艺文件图纸进行参数检查,再配合这位操作工进行床身平行度与垂直度检查以及工装夹具性能的检查,都没有查出原因。最终他们判断是磨齿机床身温度超高所致。经过冷却处理后,加工件很快恢复了正常。然而章红并没有就此了结,为了防止批量报废,她要求将本班以及上班操作人员此前加工的24只齿轮一一送齿轮测试仪检验。经查发现两只工件超差,进行返工处理后,她这才认真填写事故报表,并向厂质检部通报了这起部件质量问题的处理全过程。

  

  终检更不轻松

  

  巡检如此复杂,终检更不轻松。泰隆集团总经理殷爱国介绍,他们公司是一家以减速机为主体,风机和钢帘线设备为两翼的综合性机械产品制造企业。现年产数十个品种、数万种规格型号的减速机约16万台,钢帘线设备和风机年产量近1万台套,产销量均居全国同行业前列。目前产品约1/3的核心部件由企业自主制造,2/3的部件优选协作单位生产配套,如何通过强化检验职能而把住产品的技术、性能和质量关,泰隆靠的是企业质检管理机制的协调,运行网络的畅通和分布于生产岗位的质检工作者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泰隆总检助理陈金杰在测试现场介绍,泰隆产品的信誉度和美誉度完全靠过硬的产品质量作保证,而产品质量的控制完全取决于企业质检人员的协同作战。泰隆现有200多名车间一线质检员,主要负责各生产工段制造部件的检测与质量预防控制,章红所在的齿轮测试中心与三坐标综合测试岗位担负着数以万计产品的齿轮、主轴与箱体等核心部件生产过程的监控测试与产品出厂前的终检。

  有人把章红的齿轮与三坐标测量检测喻为医院的超声波和CT对人体功能的检查。送到她那里检测的部件,往往是进行肉眼不能判断的内在性和精密性检验。面对纷繁复杂的检品,章红将其归纳为新购进部件,批量首检部件,非标产品跟踪检测部件,待装配终检部件,外协加工部件,发生疑点的待判断部件,经过返工的复查部件,生产过程特发质量问题部件,特殊工艺加工部件等数十种类型,再根据轻重缓急,按序检测。有时为了批量检测一些大型超重工件,她宁可坚持搬上搬下数十次,从不肯疏忽放松一次。据初略统计,自原单位至今从事检测工作的10年间,经章红检测的部件累计达30万件以上无一差错。

  

  笔者感言:

  长期以来,处于我国机械装备前沿的泰隆产品之所以具有很高的市场美誉度,企业的名牌效应与持久的行业排头兵地位之所以得以巩固并不断加以发展,包括章红在内的泰隆200多名检验工,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