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成峰
江苏晶辉、晶鑫高温材料有限公司在董事长李正坤的带领下,通过持续开拓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高校院所为支撑,技术改造强势推进的开发特色,形成了高温速烧刚玉、莫来石、镁铝尖晶石等系列产品,使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处于同行领先水平。他们通过技术创新、自主创新崭露头角,铸就了产业,做大了规模,做强了主业。
加强科技创新
促进产业升级
晶辉公司成立于1979年8月,当时是一个作坊式的“瓦瓷厂”,就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所以当地人称它为“淘气厂”,为寻求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从1981年起公司开发低压电瓷、艺术瓷、高频瓷产品,并逐渐淘汰日用陶瓷产品,使企业的生产经营逐步走出困境。在生产逐步稳定的基础上,又开发了白色陶质釉面砖产品,并研制出自己的釉面砖配方,攻克了釉面砖生产工艺过程中的重重技术难关,研制出多种彩色釉水。1982年公司对该产品进行了试验,通过检测各项指标均达标,并投入生产。
1985年公司与省陶瓷公司结为紧密型联营企业,实现了资源与技术的有机结合,在省陶瓷公司技术与经济的支持下,公司率先在国内研制出高档合成莫来石产品,当年建成了莫来石试验车间,并一举获得成功,为扩大这一成果,争得轻工部的招标项目,公司领导上南京、下广州、跑北京,对产品进行论证,凭着过硬的产品质量,优越的资源与技术条件,一举中标,由轻工部高新技术轻纺投资公司投资550万元,于1988年7月新建年产7000吨的莫来石生产线,该产品次年通过了省级鉴定,来自全国有关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的专家学者对公司产品给予高度评价,从此,公司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90年公司又开发研制出烧结板状刚玉产品, 于1993年获得国家级新产品、省高新技术产品、省轻工优秀新产品金奖等殊荣,填补了当时国内生产空白,并相继开发出镁铝尖晶石、锆刚玉等新品。
1996年企业因外部市场的变化,以及企业内部遇到发展中的种种不利因素,市场份额急剧萎缩。为摆脱困境,公司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1998年6月对企业进行了改制,成立了由27名股东组成的有限责任公司。改制明晰了企业的产权,调动了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公司全体员工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心往一处想,劲向一处使,克服种种困难,拉开了“江都市晶辉特种耐火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二次创业的序幕。2001年6月晶辉公司进行第二轮改制,成立“新晶辉公司”。在外部条件基本未变,人员相对减少的情况下,公司创下了骄人的业绩。
2006年是晶辉公司不断奋进,实现腾飞的跨越之年,这一年“江苏晶鑫高温材料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潜心研发的高温速烧刚玉产品喜结硕果,首条年产10000吨竖窑工艺生产线于8月一次性投产成功,顺利通过省级鉴定,受到了专家们的高度评价,一致认为:该成果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所建高温竖窑在燃料、温度均匀性、能耗和环保等方面具有先进性。无论产品质量还是生产成本完全可以与国内外同行业客户竞争。2007年公司建成了第二条年产12000吨竖窑生产线,并用该工艺装备开发成功莫来石、镁铝尖晶石,这在国内外是一大创举。该成果不但实现了耐火原料质与量的突破,而且工艺装备与控制手段更具先进性,2007年获得省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支持。为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公司现已申请5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已授权。
树立品牌意识
提升运行质态
多年来,晶辉、晶鑫公司牢固树立精品意识,企业内部全面推行质量管理,严格产品检验,强化计量管理,完善程序文件,积极开展QC小组质量活动等,率先在同行中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01401环境体系认证。公司围绕员工素质与能力的提高,每个季度至少组织一次技术培训,以车间为单位,每月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并在各车间班组开展评比活动,让质量意识牢牢地记在每个员工的心里。公司还把培训制度化、规范化,坚持“管理与培训”并重的原则,采用全面培训与专业培训、内部培训与外部培训、理论培训和技术培训相结合的立体培训方式,培育了一支外美内实、素质过硬的员工队伍。目前,公司还对管理技术岗位人员进行了理论培训和技术等级考核鉴定,让有特长的人员大显身手,公司多数中层领导来自一线生产骨干,有的走上了副总、班组长以上管理岗位。
公司始终把安全文化放在企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提出“一切为了安全、一切服从安全、一切让位于安全、一切保证安全”的思想;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为主”的安全理念。从科室到各生产车间,按公司的统一部署,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狠抓安全培训,推行人性化、亲情化管理,设立了安全宣传栏、安全宣传标语、安全警示牌等,以先进的安全理念引导人,浓厚的安全氛围熏陶人,真诚的安全宣传促进了公司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和发展。
剖析晶辉、晶鑫快速发展的内在原因,董事长李正坤认为:首先,是晶辉、晶鑫在发展战略上思路清晰,心无旁骛,始终致力于研发与生产,紧跟科技前沿,以产品创新拉动企业发展,其次,战术实施得当,立足高起点、大投入,研发新产品,始终高举“自主创新”的大旗,走科技兴企之路。并确定了“企业的整体和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创新,三个加快,四大工程。”“一个中心”即以市场需求为中心,“两个创新”,即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三个加快”,即加快生产能力的提高,加快技改实施的进度,加快新品开发的力度,“四大工程”,即技术改选工程、国内外市场开拓工程、跨行业组建集团工程及上市工程,以创造更大的辉煌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