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村级体制改革一直牵动人心。日前,东莞市委刘志庚对黄江与厚街两个村改试点镇进行了专题调研,谈及集体经济转型时,均提出要探索负责人聘任制,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对此,厚街在下一步的村改思路提出,将试行聘请职业经理人对集体资产进行专业化经营,实现党支部与经济组织的分离,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
事实上,村改试点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黄江镇把20个村和社区,撤并改制为7个社区,7个行政服务中心正式挂牌;厚街撤销125个村民小组,将村民小组事务一次性合并到社区统一管理。其一致方向便是实现基层组织的政经分离。在行政方面,由新的政务服务中心承担原先村级的行政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在经济方面,则对村组经济进行统筹整合,将经联社转型为股份制企业,实现集体资产的独立运营。
那么,接下来该如何深化呢?在集体经济向企业化经营转型中,聘请职业经理人打理集体经济的确是一大亮点,也是全新尝试。刘志庚指出:“社区书记不一定非要兼当经济联合社董事长,社区经济发展到今天,需要有现代公司企业管理方面的能人来运作,应该大胆聘请职业经理人来打理社区经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可以说,在农村城市化的过程中,村集体资产将成为村民未来生活的重要保障;如何盘活,如何升值,将关系村民未来的生活质量。此时考虑由职业经理人管理村集体资产,打破基层组织封闭的人才体系,给职业经理人定任务定目标,从而提高社区经济质量,无疑是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设计的一种恰当思路。
而从宏观层面而言,这也是农村城市化中的平衡角力。在历来乡村建设运动中,集体主义的倾向贯穿始终,并被认为这是农民改善自身境遇的唯一出路。而农民角色的确立以及城乡二元对立,也为城市现代化提供了支撑与动力。如今,事过境迁,现代化的使命降临到了农村身上。通过“村改居”改变户籍身份的同时,村集体还可以雇主身份聘请专业人士打理集体资产,且把集体资产当企业来经营、运行,这种制度反哺兼具启蒙情怀与城市导向。
当然,考虑到这么多年以来,乡村之于现代的落后面貌,其安于物业经济、家族观念以及排外思想严重等因素,仍将掣肘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实施。公开透明的现代企业制度,会否将打破或者触动原有利益格局?村干部、村民与职业经理人的利益分配与权力安排如何平衡?作为外来的第三者,如何使用有效的平台对职业经理人进行监督,保证集体资产不被侵占或者流失,都将是未来亟须一一破解的难题。
尤其作为东莞而言,农村财产极其庞大。至去年底,全市村组两级集体总资产1228.2亿元,约占全省同级资产的三分之一,可谓“富可敌市”,农村集体经济是东莞经济中最活跃与最基本的细胞之一。然而,近年来集体经济收入增速有所放缓,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集体经济出现了两年的负增长,直至去年才扭亏为盈,恢复性的增长了6.4%,但仍未达到之前历史最高水平。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压力之下,村组集体经济能否杀开一条血路,事关东莞全局成败,而酝酿中的职业经理人,其未来亦是“受命于危难之际”。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职业经理人的引入,体现了农村集体经济与现代化企业制度的接轨。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政府、村干部或是管理人员,都应承认和尊重村民在这一轮建设中的主体地位。这也意味着,职业经理人的到来伴随的是集体资产管理的公开与透明,村民股东权益的崛起与相关福祉回归;至少,在一定层面上,村组经济应该告别寄生性与寻租垄断、牟取私利,转而依靠效率实现内生性增长。
(朱晋 李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