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 容
天津人和福建人的“交集”可以追溯到600年前。他们从最初的小本买卖做起,顺势而为,一步一步变身为商界能手,成为享誉津门的一大商帮。
2005年6月18日,为更好地聚合在津闽商力量,取代仅剩60家会员企业的天津福建经济发展促进会,天津市福建商会在18个发起人的组织下成立。短短6年,天津闽商投资风生水起。
抢滩地产业
清瘦、沉稳、一副金色无框眼镜、一袭黑色简式西服,近日,记者见到了天津市福建商会会长阮志雄。6年的会长期间,阮志雄把“发展经济、开展维权、回馈社会”视为商会工作的“三足鼎立”。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1年第一季度,在津闽籍人员已逾30万,创办各类企业(商户)7600余家,注册资本额超700亿元,投资总规模超2200亿元。而随着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推进,一批批新近入津的闽商将投入更大的资金,助力天津经济腾飞。
“在津闽商的投资领域比较多元化,不仅有制造业和传统批发零售业,而且在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房地产、卫生、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15个领域、40多个行业均有涉足。闽商采取抱团取暖的方式,带来了产业集群效应的显现,集中表现在钢材、水暖阀门、木材、石材、陶瓷、茶叶、民营医院等诸多行业,部分行业在天津市场上占垄断地位。”阮志雄介绍说。
紧锣密鼓的投资有时也会遇到烦恼,比如对投资行业不了解、融资不足、维权纠纷等等,这些问题也抛给了商会。
据了解,天津市福建商会在成立之初聘请了农业银行天津分行等很多银行行长做商会金融顾问,不定期开展金融讲座,讲解企业融资之道。目前,以商会为增信平台,天津市福建商会已经与多家银行达成融资战略协议,如三五家商会企业在商会的引荐下到银行申请联保联贷等。
“我们也帮助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但维权工作不能作为商会的主要工作,商会会举行法律培训课,引导会员企业懂法、守法,降低每个企业的经营风险。”阮志雄告诉记者。
在他看来,“天津市福建商会就是闽商之家,会员企业就像孩子一样,更需要呵护和培养,使其健康成长。”
行业演变
抱团和行业集聚是闽商投资的一大特点,这与福建历来的社会环境、闽商习性一脉相承。
闽商企业呈现出鲜明的行业集聚性,扎堆在专业化的产业园区或贸易市场。以钢材市场为例,在津闽商投资与经营管理的大型钢材市场十余家,2700余家商户集聚于此,年销售额1600多亿元;还有闽商的传统领域——陶瓷行业,如天津北方建材陶瓷批发市场,进驻商户商达800家,每日中转、销售量已突破6000吨,年销售额达20多亿元,行业集聚效应凸显。
因多次采访闽商企业,记者发现闽籍商圈中亲戚邻里从事的行业非常相近,有时甚至整村的人都在从事同一领域,这种行业聚集对于闽商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但也有人质疑,市场蛋糕终究是有限的,一个村一个镇的人都做这个,他们还有利润赚吗?
“这是闽商的天然习性,做生意赚钱了就会拉来七大姑八大姨一起做,大家一块儿挣钱。而如果发现市场利润不好,闽商可能早就嗅到其他新商机,不等市场饱和就会转做别的。”多位闽商向记者表达了一致看法。
2005年,天津市福建商会的成立是在津闽商发展的又一重要节点。这是一个完全由企业家掌舵的民间社团组织,有力地将津门闽商拧成一股绳。有数据显示,天津已是闽商赴外投资创业比较集中的城市,约占省外闽商的1/8,很多闽商到天津的第一站就是找商会。
爱拼才会赢
“天津市福建商会致力于工作创新,创造了诸多‘第一’,在天津第一个建立了占地达1300多亩的商会产业发展园区——福建工业园;第一个参与了新农村建设,建立了占地5000亩的设施农业基地;第一个将全国性大型商会活动引入天津;第一个组建了环渤海闽商投资咨询服务公司;第一个成立了闽商慈善基金。”天津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主任庞金华在天津市福建商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如是说。
上述“第一”也是天津市福建商会历年来孜孜以求的发展大计。2006年,天津市福建商会迅速启动在天津市宝坻九园工业园创建“福建工业园”项目,总投资达20多亿元;2009年,商会在宁河县建立千亩设施农业基地,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商会多次参与招商引资,连续6年获得“国内招商引资工作特别奖”,商会先后向南平、天津SOS儿童村、天津天后宫、四川汶川地震灾区、青海玉树地震灾区等累计捐款300万元……一代代在津闽商通过商会凝聚力量,践行责任。
“下一步,我们将多做些招商引资工作,不只在国内,也要走向海外,动员起全世界的闽商。”阮志雄向记者表示。在担任会长期间,阮志雄大胆提出“商会要经营”的发展思路,主张用企业化经营方式管理商会。目前,商会正在筹建一个订单式的“福建商会大厦”,发挥楼宇经济效益,加上历年商会协助政府招商引资所赢得的奖励,商会实现了“自己养活自己、靠自己发展壮大”的目标。
阮志雄讲了32个字的闽商精神:“善观时变、顺势有为;敢冒风险、爱拼会赢;合群团结、豪爽义气;恋祖爱乡、回馈桑梓。”一字一句,或许闯荡天下的闽商最有体会。而今,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更是吸引了海内外闽商“淘金”天津,他们寻找着商机,继续打拼着、贡献着,如歌词所述“有时起有时落,好运歹运……爱拼才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