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区供电局结合“三局合一”、“五大”体系建设的客观实际,积极探索检修公司、客户服务中心管控模式。一是明确检修公司和客户服务中心的定位和职能;二是规范检修公司和客户服务中心的组织架构;三是探索检修公司和客户服务中心的专业管理、内部管理以及人、财、物等管理的实现途径。实现检修公司和客户服务中心的良性运转,关键要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实现集约管理与分权管理的适度平衡;二是如何实现检修公司和客户服务中心的内部有序运转。首先,要保证生产业务、营销业务的连续性,必须建立检修公司和客户服务中心的内部运转机制;其次,要完善市区供电局对检修公司和客户服务中心的管控机制,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企业整体运营效率。
市区供电局全面整合营销资源,按照“客户导向型、机构扁平化、业务集约化、管理专业化、管控实时化、服务协同化”的“一型五化”要求,客户服务中心已建立了“两室三部”的组织机构,并根据实际,设立了西永客户服务分中心和九龙坡客户服务分中心。
积极推进“五管控工作法”,促进“大营销”体系建设。即强化人员、工作、指标、业务、服务五个管控,打造95598远程工作站和营销稽查监控大厅两大亮点项目,确保顺利通过国网公司“大营销”体系建设验收。
强化人员管控,确保过渡平稳。一是鉴于三局合一,营销人员多,人员岗位变化大等因素,按“双岗双责”的原则进行工作,实行“线内线外”双轨制运行。二是明确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确保职责范围内的所有事务流畅高效运转。三是档案、资料按照“先接后交‘的原则,逐步完善相关工作的移交手续,确保各项工作平稳、有序过渡。
强化工作管控,确保工作落实。以计划管理为龙头,以重点督办为抓手,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坚持“日碰头、周监控、月纠偏“,工作计划、时间节点细化到每月、每周、每天,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强化指标管控,不断提升管理。一是加强量、价、费的管控工作,注重基础资料和台账的建立,加强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强化分项预存电费管理,确保了电价执行到位、电费账务集约平稳过渡和电费回收指标完成。二是建立考核奖励机制,制订《市区供电局优质服务管理办法》(试行),实行优质服务月累进奖制度。三是学习借鉴兄弟单位先进经验,对营销指标财务化的关键绩效指标进行分析和排名。
强化业务管控,提高工作效率。分析原三局业务流程差异,在充分吸收精华的基础上,构建统一规范的业务流程。一是属地化营业和抄表班组成建制保留,确保对外服务不中断。二是对新上岗各级人员进行统一培训,重点培训新业务、新流程、新制度、规范营销人员行为,提升业务能力。三是不断完善10千伏配电网络图,提高供电方案批复的效率。四是扎实开展信息化建设运维,确保了SG186支撑“大营销”业务新系统成功运行,确保了系统业务正常开展。
强化服务管控,提升优质质量。一是不断丰富、发扬“金牌服务西永”经验,建立完善服务各级政府重点工程的绿色通道。二是规范营业窗口,供电抢修、服务热线等基础服务。三是进一步完善和拓展新的缴费方式,畅通缴费渠道,加大缴费渠道宣传推广力度。四是开展重要客户用电安全检查及隐患排查治理。五是规范用电信息发布。六是开展客户普查活动,完善客户档案,统一档案管理。七是推进营销GIS等技术支持系统建设,健全故障检修闭环管理机制。八是加强与供区内各区经信委对接,组织召开大客户座谈会,通报电力供需形势和应对措施,赢得理解与支持。
亮点打造方面,一是打造95598远程工作站。建立营销GIS等技术支持系统,对故障进行准确定位,提高故障查找和处理效率。与配电远程工作站合署办公,提高优质服务效率。二是建设营销稽查监控大厅。实现对辖区营销业务的集中在线稽查,通过对营销关键指标、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进行实时、在线监控分析,整体提高营销运作能力、客户服务能力、管理控制能力,实现营销风险全面防范,确保营销工作质量可控在控能控,为全面提升企业经营和服务形象、构建“大营销”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重庆市区供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