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 峰
“宋顺朝,巨峰(一种葡萄品种),2斤2两。”“谢瑞金,巨峰,2斤4两。”
8月26日上午,记者来到河北省肥乡县旧店乡贾庄村时,村头坑边新平整的小广场上已是彩旗飘扬,人头攒动,一片节日气氛,首届葡萄王大赛正在这里举行。广场东南角,旧店乡干部宋鑫与几位工作人员正在一丝不苟地用电子秤挨个给乡亲们的葡萄称重。旁边,县质监局的技术员张丽芬正在专注地给每一家的葡萄测定甜度。
围在测量台前的种葡萄大户们,手里提着刚刚从自家地里摘来的葡萄,等着过秤,大家脸上笑着,嘴上交流着种葡萄的心得。
“你用的啥粪?”
“猪粪。”
“不行!没鸡粪好,用鸡粪粒大还甜。”
“产量咋样?”
“比去年好,少说也得7500斤。”……
上午9点,广场上人越聚越多,红鸡心、巨峰、玫瑰香三个葡萄品种的参赛者已经写了满满4张纸,比赛也进入了白热化。
“谁拿第一了?”工作人员正准备收拾工具的时候,又有三位参赛者风风火火赶了过来。
“巨峰,2斤8两,第一名;甜度1.3581,第二名,综合分第一。”宋鑫一报出数字,来自北高村的“葡萄王”李双喜就被大家围了起来,七嘴八舌讨教起来。
“老李可以啊!去年你才试果,今年就要拿第一啊!”
“今年把亲戚给的羊粪全用上了,就是比鸡粪好。”李双喜无不得意地说,“去年就挂了一茬,植株养得壮实,再加上儿子勤快,挨个剪枝、梳穗,现在园子里净是这么大的。”
说话时李双喜双眼眯成了缝,仿佛那片葡萄园就在眼前。听说记者在采访,老李眼睛一亮,马上邀大家去园子里参观,“大家去随便吃,随便拿。”老李悄悄告诉记者,“这几天就已经卖了4000元,一亩收入一万元不成问题,吃点葡萄又算啥?”
活动的组织者,贾庄村党支部书记谢守银说,得益于县乡在技术上、市场上的大力支持,现在村里70%的人都在种葡萄,全村共有葡萄700亩,亩均纯收入不低于8000元,光靠葡萄一项全村就收入560万元。村里与邯郸阳光超市和山东莘县签订了订货协议,并成立了银龙葡萄合作社,定期与山东寿光进行技术品种交流,在寿光技术人员的帮助下,村里去年新发展的20个大棚内反季葡萄今年已经试果,到明年正式上市后亩收入可望超4万元。
“这次葡萄王大赛其实也是县乡给我们组织的一场宣传、交流和订货会。”谢守银告诉记者,“再过一会儿,邯郸市一些大超市的拉货车就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