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8月28日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俄罗斯印象之中国商人的选择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俄罗斯远东拒绝中国人进入。他们担心,若干年后,这里就成了中国人的聚集区,尾大不掉。

  从抚远出发,乘俄罗斯乌西亚皮20号飞船,沿黑龙江顺流而下,60多公里,顺水一个小时的航程,400多人民币的船票。俄罗斯,这个被称为世界第一高物价的国家,在我们还没有入境,就给了我们强烈的经济上的压力。

  上船时,携带着大小包裹的中国人就被船长叫住:“人民币!20元。”

  买了船票还要单独给行李费?!纳闷。在俄罗斯中国之间多次往返的中国商人笑了:“这就是俄罗斯。”一个小时,我们抵达俄罗斯远东第一大城市哈巴。但足足等了一个多小时,我们才被告知,可以下船了。通关顺利,走出简陋的海关大厅,一群出租车就围了上来:“北京?500卢布。”

  他们说的是中国人在哈巴开的北京宾馆。500卢布折合人民币150元。够黑的。想起如果在成都,150元可以围着三环路跑两圈了。心疼,但中国人到了这里,并无选择。

  原本以为只有俄罗斯人才敲竹杠,到了北京宾馆一问,才发现这里竹杠无处不在。北京宾馆的中国服务员说,一个房间7个人,剩最后一个床,每人800卢布。

  东北的大通铺,也要240元人民币一个床位,晕倒。冷冷地拒绝,背着行囊离开。这仅仅是物价昂贵的俄罗斯给我的第一个下马威。

  其实,对大多数刚到哈巴罗夫斯克的外国人,可供选择的宾馆非常少。北京饭店成了中国人的第一选择。出门,继续打车,在俄罗斯及前独联体国家,私家车都可以充当出租车。上车最低200卢布,一般要价都是500卢布。心疼的紧。赶紧找一个宾馆可能是最理智的办法。

  俄罗斯的英语普及率并不高,但解决简单的衣食住行,还不是问题。终于找到一家宾馆,2000卢布一天,前提是必须是签证而非旅游文件。我仅仅持旅行文件入境,俄方要求所有持旅行文件入境的必须集中住宿,再次泡汤。紧急联系朋友,找了一家和中国人有关系的宾馆,这家宾馆行走在违法的边缘,可以接受任何人入住,甚至包括很多偷渡客。

  对大多数到俄罗斯捞世界的中国人来说,他们的处境从来就没有好过。俄罗斯的政策变化很快。用朝令夕改形容也并不过分。此外,俄罗斯对中国人和中国商品的全面限制,也是重要的因素。俄罗斯拒绝外国人在俄从事零售业。这个法令,主要是针对中国人的。十多年前,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到俄罗斯练地摊,曾一度成为这个国家轻工业产品的主要来源。一些不法商贩利用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到俄罗斯挣钱,给日后中国商品扎根俄罗斯埋下了隐患。俄罗斯的新贵们拒绝中国商品。而大多数生活在贫困边缘的俄罗斯人,又不得不依赖质量低劣的商品。

  另一个麻烦是腐败。想在俄罗斯做事,无处不在的黑社会和官员的敲诈,成了中国商人必须面对的问题。其实,这仅仅是一些试图走捷径的商人当初种下的恶果。十多年前,许多中国商人进军俄罗斯时,因俄罗斯开放程度严重不够,对中国人的进入设置了若干限制。中国商人不得不用金钱开路,杀出一条灰色的通道。没有想到的是,金钱开路的做法永远是一把双刃剑,腐败的官员胃口越来越大,到最后成了中国商人一个巨大的负担。质量好的商品经过层层进贡到俄罗斯已是价格高昂,在和劣质商品的交锋中无不一败涂地。

  在一家公司里,我们见到了很多在此长住的中国人。他们是偷渡来这里种地,外加做点小生意。公司的老板和俄罗斯的黑帮具有某种默契。俄罗斯黑帮掌握的许多灰色的通道,他们收取每人约3000元人民币,就可以负责将打工结束的中国人送回国内,并以同样的价格,接收来自中国的工人,并送到指定的地方。

  当地的中国工人告诉我说,这是最简单而划算的办法。如果要办理合法的手续,1万元也办不下来。何苦呢?他们最大的不便就是不能上街,怕看见警察。多数时间都呆在房内不出门。为了钱,忍了吧。几个月后,在俄罗斯的冬天到来前,他们将揣着在这里挣到的上万人民币回到家乡,明年开春再来。

  俄罗斯远东拒绝中国人进入。他们担心,若干年后,这里就成了中国人的聚集区,尾大不掉。

  这是一个基本计算的结果。俄罗斯土地辽阔,土质肥沃。但俄罗斯出生率严重不足,民众酗酒严重。特别是在远东地区,人口的负增涨十分严重。根据俄罗斯官方的统计,总人口约70万的哈巴市在50年后将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口。在一岛之隔的中国,数千万的人口,随时可能在这里找到生存的土壤。对俄罗斯人来说,几十年后,这里的大片土地将再次成为无人区。

  远东边疆区将何去何从?俄罗斯焦头烂额。

  

  (据上海闽商网)